【博物之島新訊】懸崖上的自然教室,碎頭野牛跳崖遺址解說中心傳遞黑腳族的故事

碎頭野牛跳崖解說中心入口處。碎頭野牛跳崖於1968年被指定為加拿大國家級歷史遺址,1981年被列為世界遺產後,政府耗資1000萬加元興建解說中心。(黃憶欣 攝影)

作者:黃憶欣(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管理碩士、加拿大資深媒體工作者)

加拿大亞伯達省的夏天總是異常熱鬧。不僅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趁著夏日風光明媚,還是跨省自駕遊的加拿大人,大家把目標瞄準了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的「碎頭野牛跳崖」(Head-Smashed-In Buffalo Jump)。碎頭野牛跳崖不僅具有獨特的地質環境,還涵蓋了野牛生態圈,及與之生息與共的原住民族文化,值得我們深入探索其中蘊含的部落生活智慧。

碎頭野牛跳崖是「黑腳族」(Blackfoot)為狩獵野牛專用的跳崖,已被黑腳族使用超過5,500年,崖底的野牛骸骨則有10公尺之深。【註釋1】關於地名的由來,黑腳族語稱該地為「Estipah-skikikini-kots」意即「碎頭墜入野牛跳崖」,傳說一名黑腳族青年想從崖底觀看野牛躍下懸崖,卻不幸被墜落的野牛活埋。族人在野牛屍體下發現了這名頭骨碎裂的青年,故將此地命名「碎頭墜入」(Head-Smashed-In)。

 

由解說中心觀景台望去,可見碎頭野牛跳崖原址。後方還有三四處類似懸崖仍在進行考古挖掘工作,尚未開放參觀。圖中右側為解說中心設置的步道。(黃憶欣 攝影)
解說中心建築設計宛如鑲嵌於岩壁中的階梯,自1987年開放以來,解說中心已接待超過275萬名遊客。(黃憶欣 攝影)

前往解說中心的路線自麥克隆堡(Fort Macleod)行車往西北18公里處,遠眺可見如階梯狀的建築物坐落於草綠色的半山腰,入口處標誌刻有八隻野牛,指引遊客前往解說中心。

解說中心設計為五層樓,以不破壞跳崖外觀的形式建於古砂岩崖中。展覽根據考古發現,分別展示黑腳族的生態、神話、生活方式與傳統技術,同時呈現原住民族和考古學的雙重觀點。觀眾自入口開始,循序按館方動線參觀各層展區。

館內黑腳族解說員小葉子(Little Leaf)的熱情導覽,使觀眾能夠在導覽互動中親近族人的生活哲學。當觀眾問及黑腳族如何面對歷史傷痛並與當代社會共存時,小葉子向年輕人分享關照自然、放下焦慮的智慧:「用心傾聽上天的安排,從容地看日出,聆聽鳥鳴,無需過度焦慮。」他進一步說明:人們應該走向大自然的懷抱,平等對待各族裔。

黑腳族與野牛、當地生態長年和諧共處的理念,恰與加國近年致力的施政重點不謀而合【註釋2】。在現今加拿大人口迅速增長、城市過度開發的背景下,也為觀眾提供一種可貴的視角。小葉子深信,參觀野牛跳崖後,人們將會對生活和自然產生新的理解。

 

左圖:解說中心樓高五層,中央挑高的空間以標本生動再現野牛墜崖的場景。/右圖:一樓展示現地保存的野牛遺骸遺址。1938年,美國自然史博物館首次進行挖掘,引起加拿大當局的高度重視。隨著不同年代的獸骨、石器工具相繼出土,黑腳族的捕獵傳統也逐漸出現在我們眼前。(黃憶欣 攝影)
一樓展示黑腳族歷史相關文獻檔案。圖中胸前名牌以黑腳族語寫著「小葉子」的黑腳族後裔解說員,正向觀眾說明黑腳族歷史。(黃憶欣 攝影)

展覽同時呈現黑腳族狩獵傳統的消失。自19世紀黑腳族與歐洲人開始接觸後,跳崖便已停止使用。歐洲人引入馬匹和採用槍支,導致馳騁大草原的野牛群因過度捕獵淪為瀕稀物種。黑腳族跳崖捕獵的傳統因此被迫終止,族人逐漸在殖民統治下被同化。這段歷史如同墜入崖底的野牛般被埋藏。現今重獲加拿大政府重視,成為藝術文化保存的優先事項,也回應加國宣告加強保護第一民族的文化傳統的政策。

了解黑腳族的故事後,二樓有一圓形劇場放映影片,說明黑腳族青年如何在耆老的教導下完成驅捕野牛的任務,獲得被視為成年和英雄地位的象徵。二至三樓展區則聚焦野牛在日常生活的應用,包含將牛皮製成衣服、帳篷、床舖,以牛胃儲存油脂,以及用膀胱做成水壺等。

在黑腳族的傳統中,野牛不僅僅是生活物資的來源,更是他們的文化核心,這一點可見於「冬季計數」(Winter Count)牛皮。族人以特殊符號在野牛內皮上記錄部落重要事件。館內展示了迄今時間跨度最長的冬季計數牛皮之一,並輔以符號說明展版,使觀眾可以嘗試自己解讀「冬季計數」的故事。

 

二樓展示野牛如何被製作成生活用品,例如野牛皮毛外衣。(黃憶欣 攝影)
「冬季計數」牛皮,時間跨度涵蓋約1764年到1879年,包含1764年的天花大爆發、1842年許多馬匹死於飢荒、1874年有警察來訪、1877年簽訂邊境條約,直到1879年野牛消失。(黃憶欣 攝影)
互動投影裝置和復刻過去黑腳族生活場景的Napi帳篷與動物標本,特別吸引孩子們注意。(黃憶欣 攝影)

四樓展區設有黑腳族部落生活場景和互動裝置。而館舍五樓則與懸崖頂等高,觀眾可步行前往觀景台,親身體驗懸崖的尺寸與遼闊視角。據館方介紹,現今看到的野牛跳崖約為昔日規模的一半,由此可想像過去捕獵野牛的盛況。

此外,解說中心不定期舉辦戶外活動,如搭建Napi過夜露營,或開設北美原住民族手作坊,包含製作鹿皮軟鞋、鼓與串珠等教學,夏季還會舉辦表演活動。館方同時注重傳承部落精神的文化和生態教育,針對學生團體與家庭設計不同主題的課程與導覽行程,由族人親自訴說他們的故事。

 

按照館方建議參觀路線,參觀者抵達館舍五樓,可以眺望一望無際的草原與懸崖。(黃憶欣 攝影)

【註釋1】在狩獵時,獵人會從跳崖以西3公里的豪豬群山(Porcupine Hills)的草原出發,將野牛群趕往由數百個石頭標示的奔跑追逐小徑(Drive Lanes),最後驅趕野牛全速躍下懸崖。這些野牛的屍體便在附近的營地進行處理。

【註釋2】加拿大政府於2016年開始推動「泛加拿大清潔增長與氣候變遷框架」(Pan-Canadian Framework on Clean Growth and Climate Change),致力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清潔技術創新。此外,於2017年推動「原住民族守護項目」(Indigenous Guardians Pilot Program)支持原住民社區參與環境監測和自然資源管理。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料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