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祝福你有很多魚!與港口部落阿美族探尋海洋的永續發展

由王力之、潘明志創作的作品《adihay ko foting有很多魚》呼應展覽名稱,欲呈現部落族人生活中對於海洋的知識與技藝。(鄧皓勻 攝影)

作者:鄧皓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2024年凱達格蘭文化館「祝福你有很多魚」特展(展期至2024年9月22日),展覽名稱來自海岸阿美語「adihay ko foting」,意指「(捕獲)很多魚」的期許與問候,同時也象徵著生態平衡、自然共生等精神。隨著環境的改變,豐收景象日漸式微,也連帶影響了部落海洋知識的傳承。

然而,我們如何延續「很多魚」的文化精神呢?展覽以花蓮縣豐濱鄉Makota’ay港口部落為主,分為三個展區:「我家前面是海洋」、「我們傳承的是永續」與「在海邊的生活」,以回應「很多魚」的實踐與意義。

 

「在海邊的生活」區域打造港口部落日常場景,提供多種資料形式邀請觀眾深入了解展覽內容。(鄧皓勻 攝影)
海洋文化如何在部落世代間流動?

「我家前面是海洋」展區透過族人的作品,連結港口部落的傳統文化,以及對海洋資源的態度與反思。影像作品《阿美族的燜燒鍋》是當地Cepo’藝術中心【註釋1】舉辦兒童動畫營的系列成果之一。部落兒童在引導之下,自主完成了田野調查、腳本發想、動畫偶與場景的製作、動畫的拍攝與配音。從傾聽、實踐到轉化,以孩子們的視角保存了部落耆老的智慧。

 

作品《阿美族的燜燒鍋》反映世代傳承、學習部落文化與生態間的平衡。

 

此外,展覽也可見部落如何以祭儀傳承對生態保育的思考。如Apo’陳昭興與王亭婷《海是要祭續Misacepo’》以空無漁獲的海祭祭台為核心,象徵遭受破壞的海洋生態與失傳的部落傳統。作品從港口部落的重要祭儀——「海祭」(Milaedis)出發,呈現青年階級向耆老學習傳統漁法和製作漁具,同時從過程中理解、傳承與自然共生的精神,引導觀眾反思文化可能隨環境變化而消逝的未來。

作品《海是要祭續Misacepo’》除了呈現族人使用傳統非破壞性漁法的紀錄片與自製漁具之外,也運用告示牌呼籲大眾對文化與環境的尊重。(鄧皓勻 攝影)

 

反思,傳統文化與當代保育政策的衝突與共存

「我們傳承的是永續」展區以硨磲貝、高山鯝魚等生物標本帶出多個案例,討論部落文化與環境保育法規間的衝突,以及與研究單位、政府部門合作的可能性,帶領觀眾反思傳統文化與保育政策的平衡與挑戰。

例如,2022年海洋保育署欲將「硨磲貝」列為保育類。其中,長期推動硨磲貝守護行動的港口部落族人陳杰敏,通過與族人進行溝通,化解「保育就是禁止」的誤解,並與海保署合作,引入調查資源,成立巡守隊維護海岸環境。而在達悟族近年復興失傳多年的貝灰文化中,「硨磲貝」是不可或缺的燒製材料。儘管族人依循傳統在特定時節採集硨磲貝,並非是其數量減少的主因,但相關法規的實施卻可能阻礙傳統文化的復興,影響原住民族自主權。

 

館方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借展的硨磲貝殼標本,以及館內典藏撒奇萊雅族人自製的漁荃,具有「抓大魚放小魚」永續設計概念。(鄧皓勻 攝影)

「祝福你有很多魚」代表著豐收的祝願、海洋共生的文化傳統,也可以理解為海洋資源的永續利用。從家庭、部落、外部社群到政府單位,皆用不同方式面對海洋資源枯竭的環境議題。展覽提倡各方攜手合作,在相互瞭解之下找到平衡,共同面向海洋保育的目標。


【註釋1】Cepo’者播藝術中心由王力之於港口部落成立,透過藝術家駐村,為部落帶來多樣的藝術資源,也長期致力於部落文化研究和教育活動。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料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