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探訪看不見的微觀世界!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

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是全球首座以展示微生物及相關知識為主題的博物館。(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 提供)

作者:林蔓娟 (阿姆斯特丹市政廳地景建築師)

「你看不到牠們,但牠們一直在這裡。牠們在你身上,也在你身體裡,你帶著超過十兆億個牠們在日常裡遊走。」——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官網

位於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微生物博物館(Artis Micropia),緊鄰荷蘭最古老的動物園Artis。該館於2014年由Artis創立,希望透過動物園百年來與大眾互動的經驗,帶領觀眾認識微生物在生態系統與人類生活中的重要角色。該館也是目前全球首座專門展示微生物的博物館。

活體展示!?走進微生物動物園

不同於大眾認知裡的動物展示,微生物是肉眼無法看見的微小生物。為使觀眾可以清楚看見牠們的生活模式,館方在展覽中設置實驗室規格的3D檢視儀器,使觀眾能夠如專業研究人員般,親自操作電子顯微鏡,探索多達40種活體微生物,如同走進微生物動物園,清晰地觀察到牠們的移動、進食和繁殖過程。

館方使用實驗室規格的微生物觀察儀器,使觀眾可藉三個打著亮光的玻璃槽,觀察特定綠藻會有的群聚行為。(林蔓娟 攝影)

 

為維持「微生物動物園」的運轉,展覽中也設有專業的實驗室,由技術人員細心照料各種活體微生物,並於每日舉行「實驗室講座」(The Lab Talk),邀請科學家走出實驗室分享微生物的各類議題,如微生物如何溝通、微生物的移動速度等。此外,館方每個月也會選出特別物種作為「當月微生物」(Microbe of the Month),增加觀眾對微生物物種多樣性的認識。

微生物科學家在館內實驗室照顧活體微生物。(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 提供)

 

互動裝置,揭開日常生活裡的隱藏世界

當前人類對微生物的認知仍然有限,並時常將其視為危險、骯髒或致病的來源。然而,博物館如何扭轉大眾對微生物的負面印象,拉近與牠們的距離呢?

展覽設置了許多互動裝置,帶領觀眾理解生活與微生物間的緊密關係。例如,人體互動裝置,使用時會掃描觀眾的身體至螢幕中,接著畫面視角宛如進入人體內的縮小潛艇,使用者透過選取不同的人體部位,進入微生物的秘密棲息地,探索牠們如何在體內和體表與我們朝夕共處。

人體互動裝置,認識人體中的各類微生物種。(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 提供)

 

而親吻度量儀互動裝置(Kiss-o-Meter),則邀請觀眾踏上接吻台,觀眾透過「親吻」(或借位親吻)啟動投影感應裝置,以趣味的互動方式,引導觀眾從日常裡的社交互動,認識口腔中的微生物種類、親吻中微生物交換帶來的益處等知識。

親吻度量儀裝置利用有趣的互動方式,使觀者了解微生物如何在人類的社交互動中傳遞。(左:林蔓娟攝影。右: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 提供)

 

此外,為讓觀眾深入認識多樣化的微觀世界,館內則特別舉辦微生物集章活動。三十個印章分佈於博物館各處,每個印章分別代表一種微生物,包含細菌、真菌、病毒與藻類等。展覽尾聲,觀眾可將集章卡放置於特製的掃描裝置上,隨即巨型螢幕上會以動畫呈現出觀眾所收集到的微生物,加深觀眾對微生物知識的印象。

微生物集章卡以顯微鏡下的圓形視角設計,放入掃描儀後,可觀賞微生物動畫。(林蔓娟 攝影)

 

館方也提供針對不同年齡層所設計的線上教學資源「家中或教室中的微生物學」(Microbiology at home or in the classroom),如學習單、微生物著色本,與實驗操作短片,指引孩童們利用垂手可得的材料自製實驗,主題包含:利用麵包酵母製造氣體吹氣球、自製微生物動物園、在青苔裡尋找水熊蟲等。官網上也能夠閱讀相關的科普教育文章,期待觀眾持續關注微生物的發展潛力與應用。

應用微生物的相關發明,例如,水淨化、傳染病預防與治療、塑料廢物處理、永續能源等。(林蔓娟 攝影)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料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