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收費拉鋸戰!揭開英國私人美術館票價政策後的暗流湧動

以家族宅邸或莊園創立的私人美術館,高昂的票價收入很大部分用於維修和維持這些古蹟建築和領地。圖為位於德比郡的查茨沃斯莊園(Chatsworth House),時常與不同品牌、藝術機構合作,呈現多元特色的展覽內容。(林盈君 攝影)

作者:林盈君(英國萊斯特大學美術館與藝廊碩士、藝術顧問

近期台灣針對私人美術館入場收費過高的議題引發了廣泛討論。相較之下,英國在2001年工黨上台後,推行了國立博物館和美術館免費入場的政策。隨著社會及政經情勢的變化,英國也開始探討博物館重新收費、提高票價的可能性。

其中,英國許多私人美術館由慈善信託基金獨立管理,並可申請政府補助。在類型上,又可分為家族收藏、藝術家/藏家創立或私人企業收藏三類。他們積極開拓財源來支持營運,如商店、餐廳、住宿、活動場地租借等。門票上也有不同的折扣方案,或與其他藝文組織合作,持會員卡可以享受特殊折扣。

然而,由於英國政府補助緊縮、脫歐減少歐盟資金,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無論是國立還是私人藝文單位都面臨經費短缺的困境。儘管許多博物館仍維持常設展免費,然特展價格不斷上漲,引發展覽「精英化」的批評。大部分私人美術館雖然收費,但參觀人數下降也連帶影響周邊收入。

 

英國私人美術館的票價。(資料提供:林盈君;博物之島編輯室 製圖 )
位於諾福克郡的霍頓莊園(Houghton Hall)佔地廣大,儘管票價較高,但也有較大的空間與設施使觀眾盡情探索。如其收藏的藝術品散佈莊園每個角落,觀眾可在大自然中與藝術品互動。圖為莊園中地景藝術家理查・隆(Richard Long)的作品。(林盈君 攝影)
由藝術家/藏家創立的美術館收費各異,卻也能提供觀眾多樣化的體驗。圖為收藏家羅伯和妮基・威爾森(Robert and Nicky Wilson)創立的木星藝術園區,擁有許多戶外大型裝置藝術,如英國著名建築師和藝術家查爾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作品《生命細胞》(Cells of Life)。(林盈君 攝影)
透視票價背後藝文機構的困境

英國文化機構人員的薪資普遍不高【註釋1】,加之通貨膨脹增加生活成本壓力,許多藝文從業人員為了生計只能轉行。不少歐盟人士也因為不符合新的簽證規定而被迫離開英國。

如同《藝術新聞》資深藝評人Ben Lewis指出,許多博物館因資金不足,不得不接受具爭議公司的捐款,而低薪環境讓只有不愁吃穿的富人子弟願意從事藝術相關工作,使得職場階級更加明顯,無法呈現多元包容的環境。這些因素皆使英國藝文界陷入財政和人才的困境。

因此,收費爭議實際反映出文化機構平衡財政與文化推廣間的複雜拉鋸,如支持收費、調整票價的人士認為,收費可以增加博物館的收入,彌補政府資助的減少。不僅能幫助博物館維持營運,提升展覽質量和服務,並創造更好的薪資環境吸引人才。反對者則擔心,收費可能會減少參觀意願,進一步擴大文化資源近用的差距,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和學生群體。

而2023年英國獨立博物館協會(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Museums)發表的《博物館的定價政策及其影響研究》指出,實際上收費提高對館方與觀眾而言並未有太大的改變,影響觀眾參觀意願的主要因素還是館舍提供的服務,如優惠、特展等。但票價調升也確實有助於館方提升設施與服務的品質,吸引真正感興趣的觀眾;另一方面,觀眾也會更珍惜參觀過程,延長在館內停留的時間,進而增加在館內的消費機會。

結語:反思票價的意義與異議

儘管,高昂的票價可以為博物館帶來許多正面的影響,不過也可能導致失去拓展不同類型觀眾的機會,最終能否吸引觀眾購票參觀,進而成為常客,仍在於藏品、展覽和服務是否體現其應有價值。票價訂定需要綜合考量地區經濟現況和民眾收入水平、預估參觀人次和觀眾性質,以及參酌同領域館舍的收費標準。否則,無論門票定價為何,難免曲高和寡,反而失去了成立館舍的初衷。

值得注意的是,當我們探討觀眾是否獲得與票價相應的體驗價值時,也應關注在幕後的從業人員是否得到相應的工作保障和合理報酬。這不僅關乎文化工作者的權益,也直接影響到館所能提供的服務品質和長期發展。


【註釋1】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報告,英國平均薪資為稅前年薪34,000英鎊;而英國中階策展人薪資普遍落在稅前年薪27,000至34,000英鎊勉強靠近年薪平均線。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料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