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器形的無盡想像:坪林茶業博物館「器-天地人之器」特展

「器-天地人之器」特展以生物標本的造形開啟觀眾對於「器」的想像。(歐陽德 攝影)

作者:歐陽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器」是什麼?什麼可以是「器」?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的「器-天地人之器」展示各種生物標本與茗飲用具,以自然物與人造物展開器的多方聯想。展覽除了呈現器的多元面貌,也展出來自其他機構和藏家的展品,使得收藏相對有限的地方館得以匯聚出處與類型迥異的器物。

自然之器:造形的奧秘和想像

坪林茶業博物館「器」特展以漢字「器」的解析破題,並以老、莊等思想家論器的言談說明器的觀念性。接著引用上古中國的傳說,如盤古身體化為自然萬物的故事,當作自然物可以為器的伏筆。另一方面,則描述歐洲珍奇屋文化將自然與人造物件分類擺放的景觀,為展覽揭開序幕。

特展主視覺與第一展區將自然標本與人造物件並陳,以珍奇屋式的展示意象呈現。(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 提供)

「器」特展大致分為三區,首先入眼滿屋的生物標本,這些生物的生理或生態自然形成獨特的空間構造。例如,植物的莢果、毬果、種子,哺乳動物的獸角、軟體動物的貝殼、甲殼動物的外骨骼、爬行動物的鱗與甲,又或者昆蟲留下的蛾繭、蟬蛻、蜂巢,以及各種鳥類的蛋和鳥巢。

從葫蘆等自然造形的發現與使用,到牛角杯、鸚鵡螺杯等自然物的加工,再到人類以植物纖維、或礦物和泥土創造器物,營造自然物到人工物的演變與想像。展覽更將種子、鳥蛋比作容納生命的器,甚至由器聯想宇宙與人體,以生物標本指出器的具體符碼和抽象意涵。

 

人造之器:茶器的前世今生

下個展區則直接以茶器為主題,引用後人繪製的唐陸羽《茶經》二十四器,以及南宋審安老人《茶具圖贊》圖像呈現食茶器具的形制與功能。除了食茶步驟所需的多種器具,特展以小人偶裝置模擬不同時代製茶、飲茶的方式:由唐的煎茶法、宋的點茶法、明清的瀹茶法指出茶器的造形不但受到茗飲方式影響,更與製茶技術、文化品味、工藝發展相互作用。例如,宋時的點茶法為了方便注水、擊拂茶沫,使用擴口窄足的茶盞為飲茶器皿,又因為流行賞玩茶沫湯花的「鬥茶」而偏好使用黑釉茶器。

 

牆面的機械小人偶裝置分別模擬唐、宋、明清的製茶與飲茶方式。(歐陽德 攝影)

接著以現代臺灣受中國閩南、潮州影響的泡飲方式「工夫茶」器具為例,各種口形的茶杯、各式身形的茶壺,顯示茶器因應功能與品味形成造形、材質、尺寸的多樣性。與此平行的展區,簡述16世紀以來茶文化隨著茶葉與陶瓷器的海上貿易向歐洲傳播,並且發展為各地獨特的茶器與飲茶方式。例如,18世紀末的英國出現仿製東方青花紋飾的「青柳圖」瓷器,便是東西方茶文化交流產生的器物。

儘管都是泡飲工夫茶使用的茶壺形制,於同樣的文化、功能、材質下仍然有多樣的造形變化。(歐陽德 攝影)

器物收藏的聯想與連結

館方為了呈現器的多元面貌,向許多機構商借收藏。不少鳥類、爬蟲類與哺乳類標本來自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以及臺北市立動物園,例如,前者的鳥巢標本、後者的河口鱷和犰狳標本。水生動物大多來自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還有借自新北市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的瓢罐和竹勺。

展覽與國立臺灣大學的多所博物館合作,包括動物博物館、植物標本館、昆蟲標本館都提供生物標本收藏作為本次展品。此外,更向台灣碗盤博物館、商店和私人收藏家借展茶器。

雖然「器」特展並置許多自然、文化脈絡與物件類緣差異大的展品,使得展覽單元間的關聯性更需要費心閱讀,但也因為坪林茶業博物館藉由特展連結各方機構的展品,使得地方文化館得以跨越收藏的限制呈現多樣的展覽主題。

形似鳥巢的草編器物「茶壽」(圖左)是保溫茶壺的用具,借展自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歐陽德 攝影)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料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