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不一樣的主日學!華盛頓聖經博物館走進宗教經典的多元體驗

聖經博物館「萬物歌唱」沉浸式展示第二幕,呈現由聖經發展的藝術表現形式。(CREATR公司 提供)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聖經對美國有著深遠的意義,並在其歷史與文化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如新任美國總統的就職儀式也包含手按聖經宣誓的慣例。

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聖經博物館(Museum of the Bible)則是我們能夠走進聖經世界的獨特例子。這座博物館於2017年開放,致力於展示和探索聖經歷史、文化和其影響力,由非營利組織「聖經基金會」(The Bible Foundation)所營運,是華盛頓特區中相對較年輕的博物館。

 

聖經博物館大門。(聖經博物館 提供)

聖經博物館由一間舊冷凍倉庫所改建而成,大門飾有兩片黃銅板,其靈感來自古騰堡活字印刷術,回應以活字印刷普及重要經典的歷史。進門後,大廳保留原建築火車進貨時的長廊空間,由此步入展區的地磚由黑色慢慢轉變為白色,則象徵從黑暗轉向光明。

 

聖經博物館一樓大廳。(聖經博物館 提供)

館內展出許多古代手稿、文物及藝術作品,並結合多媒體裝置設計,使觀眾透過多元視角深入了解聖經的演變與影響。常設展主要分為三個展區,包含「聖經影響力」(The Impact of the Bible)、「聖經故事」(The Stories of the Bible)和「聖經歷史」(The History of the Bible)。以及充滿童趣的兒童展區,讓兒童觀眾體驗聖經故事,如投擲魚跟麵包,認識五餅二魚的故事;或搭乘載有動物玩偶的小型諾亞方舟。

 

「聖經影響力」展區。(聖經博物館 提供)
「聖經歷史」展區,陳列聖經原卷及世界各地的聖經譯本。(聖經博物館 提供)

值得注意的是,館方也藉由新穎的科技技術,帶領觀眾走進這本古老的文本。例如,「聖經故事」展區運用大量的多媒體裝置,結合情境展示的聲光效果,帶領觀者認識聖經的表裏。透過將投影打在情境展示的場景上,呈現人們熟悉的亞當夏娃以及諾亞方舟等經典故事,也讓故事鮮活了起來。

 

「聖經故事」展區,以情境展示復刻一世紀的拿撒勒,體驗耶穌生活時代的日常。(聖經博物館 提供)
「聖經影響力」展區,館方統計大眾最常使用的聖經app數據資料,讓觀眾可透過裝置搜尋各國最常閱讀的聖經篇章或使用的關鍵字。(聖經博物館 提供)

此外,館內還有兩三種特殊的互動體驗展示,比如「華盛頓啟示錄」(Washington Revelations),在劇場空間內使用虛擬實境,帶領觀眾以模擬飛躍的方式,穿越華盛頓特區中與聖經有關的歷史景點,順道一覽城市中各大觀光聖地。

 

 

而最新推出的「萬物歌唱」(All Creation Sings)沉浸式展示,靈感來自於詩篇第148章:天上地下都要來讚美耶和華。起初空間是普通的藝廊,隨後出現動態聲紋與無數星辰圖樣來回跳動,宛如浮身雲中的奇幻感受。內容也呈現與聖經、宗教相關的古代的畫作、雕刻以及電視影像等元素,帶領觀眾理解聖經在人類歷史發展的影響。

 

 

館方也強調聖經的推廣與近用,關注現代人對於聖經內容的理解。如四樓展區有一位妥拉(Torahs),以古老的方式抄寫聖經,並歡迎觀眾透過大螢幕觀看他的書寫過程及提問。

另一方面,也推出針對國小到高中學生設計的線上K-12課程,例如,「革命性文字:古騰堡出版社」(Revolutionary Words: The Gutenberg Press)認識古騰堡印刷與當代印刷的差異;而「如果我有一把錘子」(If I Had a Hammer)則引導學習者思考,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宗教改革中,如果缺少將《95條論綱》釘在教會大門上的「錘子」,對現今的宗教發展會產生何種影響,又是否有其他工具能夠替代協助思想的傳播。

聖經博物館不僅是一個展示文物的場所,更以多元的體驗方式,帶領觀眾探索、理解聖經豐富的文化內涵。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料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