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走進行為藝術之母的創作視界,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回顧大展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個展於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展出(展期至7月14日),展覽重演其作品《Luminosity》,表演者需長時間坐在高掛於牆上的自行車座墊上保持平衡,極度考驗表演者耐力。(© Fabian Landewee, 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提供)

作者:王幸慈(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藝文工作者)

2024年初,素有「行為藝術之母」之稱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結束個展「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後,於3月中將此展移師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成為其首次在荷蘭舉辦的大型個展,完整呈現她創作生涯的作品脈絡與人生轉折。展覽也透過現場展演作品,使得觀眾能夠體驗行為藝術的創作世界。

感受/參與行為藝術展演的儀式感

該展位在美術館地下一樓,觀眾在走下樓梯前,會發現作品《Counting the Rice》的桌椅就在設置於美術館一樓的角落,此作品開放觀眾穿上白衣、戴起耳罩,以自己舒服但靜默的方式數算或排列桌上的白米粒及黑扁豆,成為行為藝術作品的表演者之一。走向展間,迎面而來的,是閃亮刺眼的《Portal》,佈滿晶體的雕塑引人前往通過,也暗示觀眾進入阿布拉莫維奇的內心世界。

展覽邀請觀眾體驗行為藝術作品《Counting the Rice》。(王幸慈 攝影)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展覽入口與作品《Portal》。(© Peter Tijhuis, 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提供)

由於該展覽的性質為回顧展,展示架構主要以藝術家的創作年代做為區分。觀眾不難察覺藝術家的早期作品以挑戰身體極限與探討人性為兩大主線,前者包含喊叫、互撞軀體、互摑耳光等作品;後者則有著名的《Rhythm》系列、《Role Exchange》、《Communist Body – Capitalist Body》等作品。

寬敞的展場以巨幅的投影播放早期表演的紀錄,搭配牆上的黑白照片,觀眾將阿布拉莫維奇在1970年代的經典之作盡收眼底,體會作品中釋放出的能量。例如,以錄像回顧其激進的身體互動作品之一《Rhythm 0》,錄像前的桌子也復刻創作所使用的物件。該作品邀請觀眾任意使用桌上,可能「帶來疼痛或歡愉」的物件於阿布拉莫維奇的身體上,錄像則紀錄觀眾在展演中逐漸脫序的行為,以及阿布拉莫維奇的身心變化,藉此探討人性與恐懼。

阿布拉莫維奇早期作品以錄像、攝影檔案呈現,關注身體極限,創作中可見包含喊叫、回憶、互撞軀體、互摑耳光、口對口呼吸等行為。(© Peter Tijhuis, 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提供)
展覽回顧作品《Rhythm 0》的錄像紀錄與物件,錄像呈現觀眾任意將物件施用於阿布拉莫維奇身上的失序變化,包括在身體上塗鴉、釘上圖釘、剪去她的衣服等等。(王幸慈 攝影)

相較於前半部以錄像、攝影為主的展間,後半部的作品呈現則以大型的裝置與雕塑等立體作品為主。例如,講述家族歷史的《Balkan Baroque》、承載阿布拉莫維奇各種善惡表情的巨大十字架《Four Crosses》等等,可以說是在作品中充分看見宗教與儀式感的創作符號,將藝術家目前致力於冥想與傳承「阿布拉莫維奇方法」(Abramović Method)意志的訊息,傳達給觀眾。

作品《Balkan Baroque》的錄像與裝置。(王幸慈 攝影)
作品《Four Crosses》與地上的雕塑《Bed for Dead Spirits》。(王幸慈 攝影)
是藝術家,還是精神領袖?

該展四件由表演者進行現場展演的作品,分別是《Art Must Be Beautiful, Artist Must Be Beautiful》、《Imponderabilia》(與烏雷共同創作)、《Luminosity》和《The House with the Ocean View》,使得觀者可以親身體驗,並成為創作的一部分。

有趣的是,展覽資訊特別強調表演者皆受過「阿布拉莫維奇方法」訓練,並請觀眾尊重表演者的隱私,不得在演出期間拍攝。而所謂的「阿布拉莫維奇方法」,來自阿布拉莫維奇近年來創辦的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學院(Marina Abramović Institute),融合其自創的儀式、淨化和治療方式,體現在生活和表演之中。表演者遵循阿布拉莫維奇的思想,進行時恍若修行,禁言不動,也使得觀眾在買門票之餘,須另外負擔展演的附加費用。

現場重演的作品《Imponderabilia》,觀眾可於展間中穿越站立於門框兩側的兩位表演者,親身體驗行為藝術的創作過程。(© Peter Tijhuis, 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提供)

美術館與藝術家、時尚名流、品牌、KOL合作主題展覽是普遍的合作模式之一,然而,如何平衡行銷宣傳與教育推廣也值得我們關注。如本次特展在美術館商店裡可見與展覽並無關係的阿布拉莫維奇學院卡牌;而展場裡作為裝置作品的水晶,卻成為藝術家推廣自創養生品牌的媒介。此一現象,也使我們反思這類展覽的目的究竟是拉近觀眾與藝術距離的橋樑,還是為藝術家、名人宣傳個人理念的商業廣告。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料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