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新訊】探索博物館中的怪奇物語!在英國「疾病至死亡博物館」體驗黑暗過去

英國疾病至死亡博物館是Covid-19疫情後新開幕的主題博物館,主打負面感官體驗,從而認識中世紀至今的醫療發展歷程。(疾病至死亡博物館 提供)

應元宜(藝文工作者、倫敦聖馬丁學院敘事環境碩士生)

【內容警告:部分照片含有些許血腥內容】

「準備好迎接難聞的氣味、噁心的血腥、一點魔法以及大量的科學發現」(Prepare yourselves for……bad smells, gross gore, a bit of magic and a lot of science and discovery.)—— 疾病至死亡博物館

英格蘭切斯特(Chester)古城區南邊的疾病與死亡博物館(Sick to Death, StD),於2021年Covid-19疫情後開幕,是英國首座以流行疾病、死亡為主題的博物館。該館強調互動、五感體驗的展覽,已吸引眾多親子家庭造訪。然而,這座博物館究竟如何向兒童介紹疾病、死亡與醫療史呢?

該館設立在切斯特一個閒置的老教堂內,從走上大門階梯開始, StD即以漆黑厚重的金屬門及幽暗的燈光迎接觀眾,也為觀展體驗增添幾分詭譎與神秘的色彩。

入場前觀眾須先觀看一段影片,右方大門才會打開,才能走入中世紀的世界開始參觀。(應元宜 攝影)

走進「診療巷」展區,映入眼簾的是一條中世紀時期幽暗的街道,逐項講述黑死病(the Black Death)的傳播與造成的傷害。黑死病是人類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14世紀出現於西西里後,隨著貿易路線而擴散至歐亞大陸各地區。

該展區的展版被藏於四處,觀眾穿梭於街道之時,透過逐一揭開展版、窺視展示物件來挖掘黑死病橫行的黑暗過去。觀眾可拿著UV光筆在展間探照,找出肉眼不可見、以螢光顏料標示的細菌病原,例如血痕、髒污等痕跡,藉此強化觀眾與展示的互動,也幫助孩童想像病菌的傳播路徑。

「診療巷」展區(Diagnosis Alley,與哈利波特斜角巷Diagon Alley近乎諧音)以黑死病期間街區為主題,使用UV光筆可以看到螢光顏料的痕跡,等待觀眾的探索。(應元宜 攝影)

StD的每個展間各展出不同類型的醫學知識,帶領觀眾認識中世紀街區背後的歷史脈絡與環境。從解剖、「體液說」醫學理論、外科手術等,一步步認識英國的醫療與健康體系的發展歷程與知識建構。

可能會讓觀眾吃一驚的是,而在現代醫院與診所提供的專業治療興起前,過去的理髮店(Barber)曾有診療功能,除了修剪頭髮,也提供如拔牙、放血等外科手術的服務。該館將這些服務設計成有趣的廣告傳單,貼在展間四處,使觀眾在參觀過程中理解診療場所的發展與改變。


【博物之島專文】探索人體小宇宙: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從我到我們—人體奧妙常設展」展示更新


模擬解剖室的展區。展區一角以水果重量比喻人體各個器官的重量。你知道人的肝臟重約1.5公斤,約等於一顆小西瓜嗎?(應元宜 攝影)
展場內以實體模型展出大量外科手術的場所與過程,圖為過去使用的外科診療椅與刀具,左後方牆上貼滿理髮廳提供的服務項目廣告單。(應元宜 攝影)

StD作為一座針對親子家庭而設計的博物館,結合大量流行文化,討論飲食、藥物的相關議題,及其歷史與當代的影響。例如,使用哈利波特「魔藥水」的製作和傳說,討論西方醫學史上藥水的使用與演變。或是玩弄英國家喻戶曉的科幻劇「超時空奇俠」(Doctor Who)的設定,在展區內創造「時空廁所」來介紹排泄與健康的關係。

展覽尾聲結合當代流行文化,以著名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討論西方藥水的使用與演變。(應元宜 攝影)
該館展場設計於教堂內,觀眾直到展覽尾聲才能看到挑高的屋頂,及屋頂上方的死神,象徵著人類與死亡持續的對抗。(疾病與死亡博物館 提供)

StD有如一處密室逃脫的遊戲場域,順著路線走到最後,才能看到整棟建築的中世紀風格,以及富含特色的屋頂樑柱。光線和色彩從幽暗逐漸變成明亮、繽紛,呼應人類從中世紀至今,在一次次跟疾病奮鬥的過程中,逐漸拼湊、理解與發展醫學知識。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訊來源: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