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穿越虛擬與現實的夢境邊界,泰特現代美術館「電子之夢」特展

卡洛斯·克魯茲-達茲(Carlos Cruz-Diez)的參與式裝置作品《色素干擾環境》(Environnement Chromointerférent)是此展最大亮點之一。(© Carlos Cruz-Diez / Bridgeman Images, Paris 2024. Photo © Tate / Lucy Green)

作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在網路崛起之前,曾經有無限個夢,存在於藝術家的腦海之中,他們天馬行空地想像整個世界被如星群網絡般的隱形線條所串連。

英國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於2024年底推出「電子之夢:網路之前的藝術與科技」(Electric Dreams: Art and Technology Before the Internet,展期至2025年6月1日),展覽爬梳了從1950年代至網路時代初期,從科技中汲取靈感所創作出的藝術作品——它們大膽地運用光學、動能、程序等技術,開創出拓展和測試感官的實驗性藝術。

展覽以線性時間軸的方式劃分展區,策展團隊特別展出了一張縱橫交織的「電子夢電路圖」,統整了自1950年代的藝術家團體、研究機構、出版和展覽如何彼此連繫,共同編織出這場「電子夢」。

 

「電子之夢:網路之前的藝術與科技」以1950年代拉開序幕,圖中作品為日本具體派藝術家田中敦子替作品《電子洋裝》(Electric Dress)所做的繪圖。(© Kanayama Akira and Tanaka Atsuko Association Photo © Tate /Lucy Green)

展覽從1950年代拉開序幕,展現該時期的藝術家如何運用傳統媒材體現他們對於新世界的想像。這個時代見證了現代科技的蓬勃發展,包含電話與電視的普及,也正是美國與前蘇聯進入太空的時代,並成為刺激藝術家無限想像力的靈感來源。

其中,日本具體派藝術家田中敦子(Atsuko Tana)結合雕塑、繪畫、裝置和服裝設計的《電子洋裝》則為展間的焦點。作品反映二次大戰後的十年間,日本城市景觀的急速發展,表達了她對環境高速變化的感受,尤其是外部環境影響對個體狀態的深刻影響,並展現了電子科技與人類身體的緊密聯繫。

「機動藝術」(Kinetic Art)【註釋1】則是從1950延伸到1960年代的關鍵藝術形式,展覽爬梳了多位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其中包含尚·丁格利(Jean Tinguely)、希臘藝術家塔基斯(Takis)和德國藝術家君特·於克(Günther Uecker)等人,展現了該時代的藝術如何在傳統美學的基礎上,融入大環境影響下所激發的創造力。

 

「機動藝術」展間呈現了多位代表性藝術家,包含圖中由尚·丁格利於1954年所創作的機動雕塑作品《三腳架的超機械雕塑》(Metamechanical Sculpture with Tripod)。(Photo © Tate /Lucy Green)

展覽同時探索了藝術家如何運用新興的科技工具來拓展文化視野,並試圖想像未來的面貌。科技藝術先鋒愛德華·卡茨(Eduardo Kac)於1980年代中期,運用 Minitel 機器【註釋2】的多彩文字詩進行創作。卡茨運用此種能夠預示網路廣泛應用的聯網計算形式,創作出多件詩意又具前瞻性的雕塑作品。

巴勒斯坦藝術家莎米婭·哈拉比(Samia Halaby)在1988年所製作的動態繪畫系列,則呈現藝術家如何使用家用電腦進行創作,她自學Amiga 1000 的編程系統,以色彩層次交織出於一張張如抽象繪畫般的作品。另一方面,展覽中多件沉浸式的裝置運用光線來隔絕物理環境,邀請觀眾穿越到另一個空間。如卡洛斯·克魯茲-達茲(Carlos Cruz-Diez)與宮島達男(Tatsuo Miyajima)的沉浸式作品,帶領觀眾透過身體感知探索電子藝術。

 

莎米婭·哈拉比《折疊2》(Fold 2),1988,使用 Amiga 電腦編碼的動態繪畫靜態圖。(©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Sfeir-Semler Gallery, Beirut / Hamburg)
宮島達男創作於1990年的《格子B》(Lattice B)和1991年的《對面的圓》(Opposite Circle)展現沉浸式裝置如何打開觀者的身體感知。(© Tatsuo Miyajima. Photo © Tate/Lucy Green)

時間到了1990年代,莫妮卡·弗萊施曼(Monika Fleischmann)所創作的《液體景觀-納西瑟斯的數位反射》是史上首個運用「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的藝術創作。觀眾可在螢幕上看見自己的反射,彷彿希臘神話中的納西瑟斯,沉浸在自己的倒影當中。

展覽尾聲,回到我們對這些科技早已習以為常的當下。特展不僅回顧了科技與藝術的交匯歷程,也讓我們重新審視那些曾被視為未來的創新。使得這場「電子夢」並非只是夢,而是已然發生,存在於虛實交界的幻境。

 

莫妮卡·弗萊施曼,《液體景觀-納西瑟斯的數位反射》(Liquid Views -– Narcissus’’ Digital Reflections),1992。(© Monika Fleischmann and Wolfgang Strauss. Photo © Tate /Lucy Green)

【註釋1】機動藝術(Kinetic Art)起源於20世紀中期,這種藝術形式強調作品的物理運動或視覺運動,觀眾的參與或外部力量(如風、光、機械裝置等)往往是作品能夠運動的觸發點。

【註釋2】Minitel 機器是1980年代由法國推出的一種數位通訊設備,主要用於提供基於文字的互動服務。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料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