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海風吹,吹什麼?澎博館吹出島嶼生活的兒童展示

兒童探索區整體以圓形結構設計,解決地方館空間有限的棘手問題,呈現更具開放性的視覺效果,並鼓勵觀眾透過「互動」認識地方知識。(莊凱証 攝影)

作者:莊凱証(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專業約用人員)

位於澎湖縣馬公市的澎湖生活博物館於2010年成立,不僅是休閒觀光的新地標,亦是深入了解澎湖生活風貌與傳統習俗的文化窗口。常設展以在地文化為核心,營造濃厚的「澎湖味」。然而,澎博館也面臨許多地方博物館的共同挑戰:如何運用有限的資源拓展展覽主題深度,進一步深化與觀眾的連結?

2021年澎博館兒童探索區正式對外啟用,該展區也逐漸成為家庭觀眾走訪澎湖的熱門地點,也是在地兒童進行戶外活動的理想場所。兒童展區以「澎湖生活」發想,內容涵蓋自然生態、氣候環境與海洋文化等在地元素,包含「島嶼誕生」、「與風共舞」、「以海為生」與「澎湖故事」等四大單元。

步入展間,映入眼簾的便是等比例復刻的柱狀玄武岩牆,使觀眾可以透過觸摸認識其特殊的表面構造。展覽規劃開放式的參觀動線,使觀眾可以自由地穿梭其中,營造出深入其境的冒險氛圍,宛如實地欣賞澎湖的自然風光。

 

「島嶼誕生」展區的柱狀玄武岩模型,鼓勵觀眾觸摸表面形態,感受玄武岩的特殊觸感。(莊凱証 攝影)

展覽可見以卡通形象設計的「風爺爺」與「虎爺」大型公仔佇立於展間,也讓兒童從趣味的視角認識地方的風雲人物。展覽也可以體驗澎湖生活必不可少的海洋文化,如「以海為生」展區模擬海底情境,呈現澎湖常見的海洋物種。觀眾可坐於獨木舟上,體驗海上休閒活動。此外,也將澎湖傳統漁法——「牽罟」【註釋1】融入互動裝置的設計中,帶領觀眾實際體驗收成歷程。該裝置結合影音模擬情境,觀眾需要用盡全力抓緊拉繩,體驗島民以牽罟將漁獲一網打盡。

 

「以海為生」展區模擬海洋生態實景模擬,帶領觀眾認識澎湖常見的海洋物種,也可作為環境教育的學習素材。(莊凱証 攝影)
展覽也以即將消逝的傳統漁法「牽罟」作為設計互動裝置的靈感,將其轉化為與魚群的拉繩競賽,使觀眾在過程中理解漁業的辛勞。(莊凱証 攝影)

此外,展覽也運用AR感應設計使觀眾能夠體驗地方生業,如「海菜採集」與「蔬果農耕」,觀眾可透過螢幕扮演澎湖「蒙面」人物,認識由季風、豔陽交替下為遮陽、擋風發展而來的方巾「蒙面」文化,也能透過遊戲親自感受農漁勞務的日常。例如,站在感應區揮動手部,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撈海菜的任務。

展覽也運用肢體與五感體驗的方式,帶領觀眾認識澎湖的地理環境。例如,為讓觀眾理解澎湖群島的地理形成,裝置設計以足部踩踏地板的方式,連結地殻變動投影場景,解開澎湖群島形成之謎。或是運用廟埕說故事的場景,引導觀眾自籤筒抽籤啟動影音播放裝置,聆賞澎湖的鄉土傳說。此外,還有手釣潮間帶生物、轉動澎湖風、澎湖地名認識等。

 

「與風共舞」展區,將在地生活融入遊戲設計,運用感應式的AR技術,創造菜宅農作與海菜採集的互動體驗。(莊凱証 攝影)
「島嶼誕生」展區規劃投影感應裝置系統,邀請觀眾走入展覽,盡情地踩踏地板,揭開島嶼誕生之謎。(莊凱証 攝影)

值得關注的是,展覽也重視永續發展議題,包含垃圾污染及海洋保育行動。展區中以廢棄瓶罐與漁網覆蓋魚群,模擬海洋污染的場景,促使觀眾進一步反思海洋廢物所造成的生態影響。此單元勾勒出未來世代所面臨的挑戰:共同守護家園的省思,生長在這塊土地的每個人,都肩負守護環境的重要責任。

整體而言,兒童探索區不僅透過生動活潑的多元設計,帶領兒童觀眾以聲光效果、遊戲體驗、肢體互動認識澎湖的島嶼故事,同時也補足常設展較欠缺的自然生態面向。開幕至今,面對展品管理維護的棘手與展示內容的更迭,地方博物館如何運用創新策略,打造探索地方故事的獨特體驗,也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註釋1】「牽罟」是一種傳統的沿岸漁法,過去廣泛應用於澎湖及台灣沿海地區。其方法是利用長條形的大型漁網,由多人分工合作,分別從海岸的兩端拉動漁網,將沿岸範圍內的魚群逐漸包圍,最後集中捕撈。不僅是一項勞力密集的漁業活動,也是一種具備社群合作性的文化習俗。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料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