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新訊】島嶼博物館,香港「西貢海藝術節」與居民一同訴說地方故事

觀眾需搭乘小型渡輪探索分別錯落於不同的島嶼上的作品,「街渡」也成為連結藝術節與島嶼的重要橋樑。(西貢海藝術節策展團隊 提供)

作者:陳瑋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

香港以其急速的都會節奏著稱,眾多博物館及大型藝文空間亦多座落於市中心。然而,當地的地質與生態多樣性,碩果僅存的鄉村歷史無疑也是值得保存與推廣的重要資產。為了讓更多本地及海外旅客能夠深入探索,同時體驗新界村落【註釋1】的文化內涵,香港旅遊事務署委託專長建築設計與社區營造的一口設計工作室策劃為期三年的「西貢海藝術節」。

2024年迎來最後一屆西貢海藝術節(展期至 2025 年 1 月31日),並選址於西貢碼頭及四個相鄰的島嶼和半島,分別是具天主教和晒鹽歷史的鹽田梓、曾為漁村的滘西洲、擁有豐富自然地貌的橋咀洲,以及客家人開墾的糧船灣。無法親臨的讀者,也可透過虛擬遊官網一覽錯落於島嶼地景中的藝術作品。

策展團隊透過徵選,邀請創作者根據當地特色設置藝術作品。其中,包含身心障礙藝術家及海外藝術家參與創作。歷年來,部分適合長期設置的作品得以保留並定期維護,克服臨海戶外環境的挑戰,成為在地的公共藝術的一部分。

 

《日光下的月影》以竹編月球呼應潮汐漲退,觀眾需配合潮退時間才能抵達連島沙洲,觀賞作品。(陳瑋彤 攝影)

藝術節期間規劃了超過90項不同類型的主題活動,包含定時導覽、多媒體演出、手藝工作坊、遊戲及運動體驗等,活動內容兼顧生態議題、身心健康與宗教等多元價值,例如「廢棄物定格動畫創作」工作坊,帶領觀眾認識鹽田梓村民的飲食文化,並再利用回收材料製作食物圖像,反思環境污染對飲食的影響。

此外,觀眾也能參與淨灘、觀星、太極靈修等。其中也有以友善平權概念設計的活動,如為視障、特殊教育需求(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學生及少數族群而設計的導覽活動;或為家庭觀眾、寵物設計的親子行山地質團寵物小睛靈

 

插畫師貓珊與當地陶瓷「師傅仔」合作,以橋咀洲的「菠蘿包石」及動植物元素為題創作《大菠蘿遊》,作品附有地圖引領遊人沿著郊遊路徑探尋作品。(陳瑋彤 攝影)
居法韓裔藝術家Juhyung Lee 展演作品《不是這裡,是在這裡》,與藝術節村民大使共同製作,並邀請觀者穿梭其中,感受麻繩交織的相互聯繫。(陳瑋彤 攝影)

值得關注的是,「西貢海藝術節」在籌備階段特別重視與當地居民的對話,使他們從初期的疑惑逐漸轉變為積極參與。不僅招募逾百位負責導覽及駐點機動工作的「村民大使」及志工,促進村民與觀眾、藝術作品、社區間互動。他們也積極地參與相關活動,推廣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如糧船灣公立學校舊生口述歷史分享客家茶粿工作坊、舞獅、客家六虎牌等。同時,藝術節也融入當代表演藝術元素,如無伴奏合唱戲劇演出,以及運用VR技術的創新舞蹈表演

為克服偏遠地區的交通障礙,藝術節與經營「街渡」的船家合作,特別開設「跳島班次」,鼓勵訪客提前規劃行程,享受遠離塵囂的悠閒時光。由於外島平日人煙稀少,只有極少數餐廳或雜貨店在週末營業,訪客需自備餐食或乘船返回西貢市用餐。

 

陳氏夫婦的跳島街渡,協助策展團隊搬運物資,為村民大使與參觀者提供往來西貢市區與離島間的交通服務。(陳瑋彤 攝影)

在西貢各個離島上,每座島嶼都擁有獨特的生活文化、傳統與地貌。「西貢海藝術節」呼應新博物館學的重要精神,強調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緊密聯繫。透過藝術創作為媒介,結合展演與教育活動,更善用在地材料,將村民的成長回憶與日常經驗化為創作靈感,不僅引發居民共鳴,也帶領觀眾深入探索島民與自然共生的在地智慧,娓娓道來島嶼上的人文軼事。

 

《天磊石陣》結合「天圓地方」的宇宙觀、鹽結晶的自然結構和聖經中磐石的堅實意象。啟發觀者思考人類與自然的共生關係:自然供給人類生活所需,人類亦因此對天地產生敬畏之心。(陳瑋彤 攝影)
《畫梓》部分木瓦片取材自該處倒塌的朴樹。作品以方格構造模仿稿紙形態,一面刻有島民與鹽田景觀的圖像故事,另一面則以鏤空設計,使觀者透過框景,「閱讀」濕地景觀。(陳瑋彤 攝影)
《晤梓一餐飯》以馬賽克拼貼呈現多樣客家菜餚,不僅展現飲食文化的細節,更深刻反映了當地人口外移的現況,多數居民雖為生計多已移居海外或遷往市區,傳統節日仍會重訪老家,聚首一堂享用美食。(陳瑋彤 攝影)

【註釋1】「新界村落」指的是香港新界地區的傳統鄉村社區,位於香港島和九龍以北。新界包含了香港的北部、東部和西部,面積廣闊,約佔香港總土地面積的三分之二,涵蓋了不少的鄉村、郊野公園以及自然景觀。隨著城市化發展,許多村落面臨人口流失和土地開發的挑戰,這些歷史悠久的社區正努力尋求保存與再生。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料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