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藉由平板的互動提問,邀請觀眾分享自身對歷史的看法,並從投影螢幕中的文字雲看到不同觀點。(王郁鈞 攝影)
作者:王郁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歷史」存在於哪裡?是歷史課本、歷史老師、歷史學家或歷史博物館所言才是「歷史」嗎?如果讓你書寫「歷史」,你會以什麼方式記錄呢?
國立歷史博物館「(你+歷史)x 藝術 = ____? 『想想歷史』公共藝術計畫」特展(展期至2025年1月12日)也許能幫助你找到切入這些問題的方向。
作為史博館「想想歷史」公共藝術計畫的延伸展覽【註解1】,公共藝術特展分成三個單元:「我們可以如何思考歷史?」、「歷史的多元價值」和「換你來想想歷史!」。展覽以互動展版、觸摸文物等設計,呈現三件公共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和理念,同時也結合典藏,由公共藝術「紀念、記憶、記起」的概念和藝術家對歷史的詮釋觀點切入,開啟述說歷史的多元觀點,並指出「歷史」並非是史家的一家之言,而是與你我都有關係。
【博物之島新訊】打開多元的公眾參與方式!國立歷史博物館更新開幕
歷史並非只有單一的解讀,常民生活的紀錄為我們提供重新思考歷史事件的嶄新視角。例如,展出的清代苗栗縣令李尉山寄給家人的家書《清苗栗縣令李尉山家書(二)》,描述了1895年「乙未戰爭」時苗栗縣內的景況。使我們不僅能從「客家抗日三傑」的史料認識戰爭前線的英雄事蹟,也能從生活書信中窺見戰線後方的艱難局勢,為既有的史觀增添了更豐富的面貌。
展覽也透過典藏藝術品回應歷史書寫的議題,例如藝術家雪克透過作品《誰在寫歷史?》提出問題:集體共有的「記憶」,是否可以成為歷史敘述?展覽並以劉國松《地球何許》與1970年史博館舉辦「月球岩石」展覽的報導影片作為回應。透過這兩件展品呈現了1969年人類登陸月球所掀起的宇宙探索熱潮,反映歷史性時刻如何影響藝術家的創作內容,及在大眾記憶與經驗裡留下的深刻印記。
此外,藝術作品中所記錄下的人文環境變化,也是展覽探討博物館歷史的另一個獨特視角,使觀眾可以從中窺見時空變換。如展覽可見史博館不同年代的建築樣貌被記錄在李鳴鵰《冬晨散步》、黃歌川《國立歷史博物館》和馬白水的《文物寶藏》這些攝影和繪畫作品中。
展覽也以一組呈現「宏觀」與「微觀」視角的環景燈箱,讓觀眾從不同視角觀看公共藝術作品《懷舊是危險的嗎-還我河山》,感受史博館建築及其歷史與作品間的密切聯繫。
然而,我們如何觀看在不同時代、政治脈絡下文物被賦予迥然不同的詮釋立場呢?展覽以兩件曾用來宣傳中華文化和國家的展品:「中華文物箱」和《寶島長春圖》製作紀錄片,回應公共藝術作品《倒數第二個箱子》對物件、話語與身分的反思,帶領觀眾重新思考文物如何展現和塑造不同時代價值觀下的國家形象,並傳遞國族認同意識。
特別的是,展覽也應用民眾參與概念,設計了「你的我的故事都是歷史」手作區,以學習單引導觀眾將自身的家族故事轉化為「歷史電影」,由「人、事、時、地、物」的角度去思考歷史組成。從物件、社會記憶與創作等多重角度出發,引導觀眾探索自身與歷史的聯繫,進而形成屬於自己的歷史觀點。
【註解1】「想想歷史」公共藝術計畫為史博館於2018至2024年閉館修建期間,以「紀念、記憶、記起」為核心概念推行的公共藝術計畫。由三位藝術家-劉千瑋、雪克、張紋瑄以工作坊、劇場等形式邀請民眾共同創作,並完成《懷舊是危險的嗎-還我河山》、《誰在寫歷史?》和《倒數第二個箱子》三件作品。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料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