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開幕記者會當天邀請狂夢藝術進行馬戲表演。(林家芸 攝影)
作者:林家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許芮禘(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台北偶戲館長期致力於各類型的偶戲展示與教育推廣;除了展覽空間,還設有製偶教室、黑箱劇場等,帶領觀眾親身體驗製偶與偶戲展演的獨特魅力。
2024年,邁入開館第20週年的偶戲館,推出「20+現在進行未來:台北偶戲館20週年特展」(展期至2025年6月29日)。展覽有別於以往以偶戲為主題,轉而聚焦偶戲館自身。館長蔡易衛認為,偶戲館猶如一位剛滿20歲的年輕人,從過去的懵懂無知,到青春期的嘗試、摸索,如今已蛻變成一位帶著自信與滿腔熱情的青年,持續探索偶戲這個廣闊又多元的世界。
以創作訴說「偶」的時光故事
展覽共邀請四組藝術家,透過創作重新詮釋各自對「偶」的了解與想像,以不同視角呈現偶戲館的成長與蛻變。
走入展場,映入眼簾的是彭一航作品《後台的靈魂操偶師》和牆上展示著偶戲館籌備至成立的相關檔案。彭一航從館內典藏庫房中挑選了未曾展出的布袋戲偶進行拍攝,不僅讓長期典藏的戲偶重現於大眾眼前,同時也揭示偶戲館在20年前蓄勢待發的初生之勢,為珍貴的戲偶典藏注入新的生命與觀看視角。
無獨有偶,陳穎蓁《情書》靈感來自館藏的日本傳統裝飾品「つるし飾り」,紅色房間內,藝術家重新詮釋象徵祝福的女兒節玩偶串飾,如同操偶說故事,將私密空間的擺設作爲表達情感的媒介,反映20歲前後找尋自我定位與情感歸屬的掙扎與和解。觀眾亦可使用書桌上的紙條,寫信給過去或未來的自己,形成專屬自我的對話儀式。
坐落於展場中心的紅色大頭娃娃,是飛人集社劇團的作品《偶是誰》,該作品靈感來自金光布袋戲偶頭,並邀請觀眾把頭伸入作品內,以「偶的視角」觀看外在環境。透過人/偶角色互換的方式,使觀眾重新審視兩者間的微妙連結與差異。
此外,周學涵《二十年的鄰居》邀請民眾參與「龍鱗片工作坊」,以「龍」為題一同創作「龍的鱗片」。工作坊使用館方過去的文宣品作為材料,以永續的方法探索對該館的想像與記憶。作品既呼應龍在偶戲中的重要地位,也透過層層堆疊與觀眾共同創作的鱗片設計,象徵偶戲館與地方長期建立的深厚情感。
穿越光影,偶的探險與對話
值得關注的是,館方規劃的系列館慶活動,如針對兒童觀眾的「偶戲不思議~博物學家與他的探險小隊」結合戲劇導覽與光影工作坊,邀請戲胞子劇團團員扮演成博物學家,帶領化身探險小隊的兒童觀眾,深入常設展尋找「動物偶」。為營造田野探險的神秘氛圍,館方特意關閉展場燈光,過程僅透過展櫃照明與手電筒光源,讓觀眾在遊戲般的情境中探索「偶」的世界。
隨後進行的光影工作坊,由四位不同領域的創作者主導,包含藝術家林筠喬、劇場工作者李書樵、戲偶及舞台設計江冠男和戲偶造型設計師葉曼玲。讓參與者以簡單的日常物件、姿體伸展、戲偶機關設計與剪紙,在光影的變化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偶戲表演,探索「偶」與自我的對話。
另外,適合成人的「POP-UP 期間限定」展演活動,則邀請德國藝術家Karla Kracht現地創作,她將展區打造成純白的考古洞穴劇場,舞台可見漫畫風格的賽伯格戲偶(comic-like cyborg figures)結合物件、聲光裝置以及即時投影的方式,呈現迥異於傳統偶戲的表演形式。
結語:開創/延續偶戲新視野
展覽以檔案與藝術創作,再現偶戲館的成與變,並結合動態活動,為觀眾開啟更多元的偶戲互動體驗;同時,藉由與社區、劇團、操偶師及製偶師的積極合作,持續碰撞出「偶」的多重想像。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料來源:
- 台北偶戲館官方網站
- 台北偶戲館「20+現在進行未來:台北偶戲館二十週年特展」展覽網頁
- 台北偶戲館「台北偶戲館20週年特展 x 藝術家周學涵、張書婷參與式創作社區計畫」活動資訊網頁
- 台北偶戲館「偶戲不思議~博物學家與他的探險小隊」活動資訊網頁
- 「20+現在進行未來:台北偶戲館二十週年特展」記者會新聞稿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