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跨越時代的空間對話,忠泰美術館「台灣建築的解嚴世代」特展

展覽以「群島」的概念介紹「文化資產」、「社區營造」、「設計美學」三個領域的建築師,並說明各領域間的互動關係。(王郁鈞 攝影)

作者:王郁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忠泰美術館自2016年成立以來,歷年展覽主要聚焦於「未來議題」、「城市建築」和「當代藝術」三大方向。2024年推出的「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特展(展期至2025年1月12日),呈現解嚴後臺灣的建築發展。展覽共有十個單元,包含「屬光乍現」、「臺灣建築的追尋」、「建築媒體如何轉向?」、「一點點震,一點點動」和「解嚴世代反轉了什麼?」等【註釋1】。

有別於傳統以設計圖、模型為主的建築展,該展從歷史脈絡出發,梳理臺灣建築在1980至2010年代的變化,探討歷經解嚴時代的建築師如何透過建築刊物、展覽和行動,影響臺灣建築的發展脈動。這群被稱為「解嚴世代」的建築師,關注「文化資產」、「社區營造」、「設計美學」等議題,大學時期議題式研究和實作的學習經驗,也影響他們對空間與社會關係的看法。

然而,展覽如何呈現建築師的思想互動呢?解嚴後傳播媒體的興盛,使得臺灣建築界有了更多發聲平台,進而促進建築師間的多元議題對話。例如,展覽分別展示了解嚴前出版,以建築專業為主的《建築人》雜誌,以及在解嚴後出版的《雅砌》雜誌。有別於《建築人》雜誌只談建築專業,《雅砌》雜誌也從當代社會議題、在地特色等視角出發,逐步影響、建構臺灣建築生態的取徑。例如,無殼蝸牛運動,或以野百合運動談論空間和權力的關係。

 

現場提供翻閱的《雅砌》雜誌,協助觀眾深入了解建築師如何以建築與空間的角度回應社會議題。(王郁鈞 攝影)

「建築」主題展覽也是解嚴世代建築師展現認同的方式之一。「臺灣建築的追尋」單元以主題海報和展覽專刊,記錄建築師如何透過展覽呈現「何謂臺灣建築」,展出自2000年以來臺灣歷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策展主題以及各類建築展。

同時,「一點點震,一點點動」單元則聚焦九二一地震後所帶來的轉變:災後的大規模校舍修繕工程促使政府與民間合作,進而形成公平競選機制,讓更多建築團隊有機會參與公共工程,並將過往累積的設計理念付諸實踐。透過切合在地需求的校舍設計,進一步深化建築與社會、社區間的緊密聯繫。

 

展覽以影像檔案介紹不同建築的校舍建築設計,並以《建築師》雜誌補充更多資訊。(王郁鈞 攝影)

展覽也以十組建築案例,說明解嚴世代建築師如何透過空間和建築的設計與社會產生連結。如「解嚴世代反轉了什麼?」單元,以文字、圖片和影片紀錄,並搭配建築和空間的模型作展示,讓觀眾了解建築團隊欲傳達的理念和價值,以及建築過程裡的各階段行動。

其中,王為河建築師參與臺北二二八紀念公園紀念碑競選,投稿作品《台灣、空靈、宇宙》雖未獲選,卻引發廣泛的討論。作品以敞亮的入口設計引導人們走入其中,翻轉了紀念碑的沉重形象,既表達對過去傷痛的紀念,也期望為歷史創傷帶來光明的未來。而其他競選作品的設計集不僅反映競選機制對建築概念發展的影響,也讓我們從中窺見建築師如何透過空間詮釋歷史觀點。

 

作品《台灣、空靈、宇宙》設計圖與模型,以兩面玻璃牆建構出細橢圓形的半開放空間,打破傳統紀念碑只能觀望的形式,使觀眾能進入這個沉靜的空間,以更加開放與包容的態度反思歷史與療癒創傷。(王郁鈞 攝影)

此外,展覽亦關注原住民族傳統建築議題,如臺大城鄉基金會參與好茶部落石板屋保存計畫,展區以紀錄片、書籍雜誌呈現石板屋修復歷程,並結合修復工具和可觸摸的石板,向觀眾說明建材選擇與傳統文化間的關聯性,將建築保存連結部落共作與文化傳承的重要精神。

 

修復石板屋所用的工具,右側為「公石」、「母石」兩種不同質地和用途的板石提供觀眾觸摸。(王郁鈞 攝影)

展覽尾聲,展示了解嚴世代建築師的作品照片,其中應不乏觀眾曾經造訪或看過的建築。透過連結觀眾的日常記憶拉近距離,使得展覽不僅只是回顧建築發展歷史,也是對當下與未來建築價值的深刻思考。

 

全臺各地由解嚴世代建築師設計的建築照片。(王郁鈞 攝影)

【註釋1】展覽包含「緊繃中躁動」、「屬光乍現」、「從解嚴回顧戒嚴」、「解嚴帶群島浮現」、「建築養成與啟蒙」、「臺灣建築的追尋」、「建築媒體如何轉向?」、「一點點震,一點點動」、「解嚴世代反轉了什麼?」、「當我們一起走過」等十個單元。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