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華沙起義紀念園區戶外展區,以花園溫柔地承接傷痛,情緒在這裡平息。(林蔓娟攝影)
作者:林蔓娟(阿姆斯特丹市政廳地景建築師)
位於華沙市中心的波蘭華沙起義紀念園區,為紀念1944年波蘭地下軍與挺身而出的華沙市民,對納粹發動的華沙起義(Warsaw Uprising)【註釋1】而建立,包含紀念館與戶外紀念空間。自2004年創館以來,該館藉多元的策展方式,使華沙起義的意義深植市民心中。
適逢華沙起義80週年,該館以特展形式呈現80件個人物品(Tangible 80 remarkable objects from the Warsaw Rising) ,帶領觀眾重回起義,訴說起義軍以及當時華沙市民的故事,同時喚起繁複交織的感受與記憶。除了館內的靜態展覽,館方也運用許多戶外空間,揭開隱於城市中的歷史傷痕。
二戰期間,華沙遭受了毀滅性的破壞,城市建築成為廢墟。今日的華沙起義紀念園區座落在Wola區,過去曾被納粹血腥屠城,企圖以暴行嚇阻其他納粹佔領區的反抗意志。
園區內也策劃一個由歷史照片構成的戶外展區「華沙自由的色彩1944」(The Colour of Freedom Warsaw 1944)。展覽沿著園區邊界展開,在肅穆牆後延綿成一條線性的花園。可見大理石紀念牆上銘刻著抵抗者的名字,而紀念牆背後掛著重新上色的歷史照片,象徵在抵抗邊界的反面,嚮往自由的心同夏末花草繁茂,透過玫瑰叢的縫隙,我們與歷史對視。
牆面展示的黑白照片由參與華沙起義的士兵拍攝,並於2014年由館方重新剪輯、上色,編輯為一部關於華沙起義的紀錄片,定格了抵抗的日常,進而拉近當代與歷史事件的距離。
八十年光陰流轉,昔日的戰火廢墟已蛻變成現代化的都會區。從園區望去,寧靜的花園與周遭的繁華形成強烈對比。這座城市不僅重建了磚瓦,更在歷史傷痕上重建了安身的精神花園,見證著波蘭人民從灰燼中重生的堅韌。園區轉化為一個讓市民能夠自然地梳理歷史創傷、思索當代意義的公共場域。展現了在記憶與療癒之間,在過去與現在之間,一種平衡的共處之道。
此外,自波蘭華沙舊城區延著維斯瓦河(Vistula)東岸向南約六公里,近期完成整治的華沙起義地景紀念園區(The Warsaw Uprising Mound Park),每年會舉行紀念儀式外,平時也是華沙居民日常休閒的場所。
地景園區內設有多處戶外常設展,結合戰後存留的斷垣殘壁,強調華沙起義事件後的城市重建歷程。戰後華沙80–90%的建築遭毀,在工廠尚未復工、人力不足、清理費用可觀的前提下,再利用被炸毀的磚瓦作為重建城市的材料是當時唯一的選擇,而篩選後不能再使用的殘骸,則被堆棄至郊區,積年累月成為一座土丘。
直到1960年代中期,這座土丘不再接受城市的廢棄物,植被開始悄然生長,這片棄置的山丘轉變為動植物的棲息地,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成原生物種的樂園。園區設計保留了戰後被棄置的磚瓦以及在此生長的動植物,以不干涉生態系統、讓自然恣意演替為設計理念 (forth nature)。
展覽主要運用鐵網固定碎石瓦礫形成展牆,並輔以檔案、攝影照片、地圖為展示內容。例如,內容提及女性在重建工作中的重要性,由於上戰場的軍人多為男性,倖存者在戰後回到家鄉需要數個月的時間,因此第一時間投入戰後重建的多為女性,展覽中許多影像可見她們辛勤勞作、投入城市重建工作的身影。
地景園區將觀眾的視角從沉重的歷史中引導至現代的華沙,重新編織城市空間的今昔對話。在戰後乘載著創傷的黑暗地景上,試圖開闢一條與歷史傷痕共處、反思的嶄新路徑:既不迴避過往的黑暗,也不被悲劇敘事所囿限。
隨著親身經歷過華沙起義的見證者逐漸殞落,對於生處在當代且未經歷戰爭的年輕世代而言,如何對華沙起義產生共感,並對這座浴火重生的城市保有認同,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紀念園區結合自然、斷垣殘壁的展示手法,對當代的華沙市民而言,並非僅是追憶過去,更是一種療癒歷史傷痕的日常對話。
【註釋1】華沙起義(1944年8月1日至10月2日)是波蘭地下軍為重獲國家主權,於二戰末期發動的一場反抗納粹德軍的武裝行動。起義持續63天,最終因德軍鎮壓和蘇軍按兵不動而宣告失敗,造成約20萬平民傷亡,這場悲劇成為波蘭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徵。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料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