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國美館大廳映入眼簾的「臺灣土・自由水」標題與黃土水〈水牛群像〉作品。(國立臺灣美術館 提供)
作者:李淇加、王詩婷、許芮禘(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吸引人不自覺向前凝視的黃土水〈甘露水〉像,在展覽裡抬頭迎著鎂光燈猶如剛出土般光潔。
2023年3月25日臺灣美術節當天,國立臺灣美術館開幕「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特展(至同年7/9止),是近百年來,此位臺灣藝術界雕塑巨擘之最大規模個展,共聚集了37件展品及與藝術家生命相關的文獻資料。為開宗明義舉辦黃土水個展意涵,展覽主標「臺灣土.自由水」直接有力地標示藝術家人名及臺灣得來不易的自由;副標「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則隱含了藝術家作品傳奇的出土歷程,也期許建構臺灣精神、詮釋臺灣意識的內涵。
【博物之島新訊】在陰霾中,創造光的藝術家們: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特展
臺灣雕塑第一人——黃土水
本展利用展件主題區分六個區域,包含展覽入口意象;以年代表為主的第一展間,二至四展間則分別為四件重點展品,及以動植物、人物塑像為主題之展件;最後為雕塑主題教育展示區。
「水牛」是許多臺灣人對黃土水創作的第一印象,呼應此點,館方特意於展覽入口擺置〈水牛群像〉作為入口意象。熟悉的水牛群刻畫著臺灣早期農家勞動勤勉的精神;畫面中的兩位赤裸男童富有生命力,亦有傳承、傳宗接代的意味,而角落的芭蕉葉亦是臺灣鄉村常見的符號。
踏入第一展間,首件創作〈歸途〉同樣以水牛為題,將黃土水與臺灣鄉村情懷緊扣。與同展間,黃土水歷年來入選帝展的作品,以黑白攝影圖像搭配燈箱展示,燈光效果突顯作品的重要與珍稀性。將目光轉移至一旁的時間軸,描寫著黃土水是:「『第一位』到東京美術學校的臺灣學生,同時也是『第一位』入選帝展的臺灣藝術家」,展覽開頭從展示設計到文字,即揭示了黃土水不可取代的藝術地位。
越過古典的拱門設計,旋即進入第二展區,四件黃土水的代表作品、亦是民眾較為熟悉的創作,於各角落安逸並獨立呈現,包含〈甘露水〉、〈少女〉胸像、〈釋迦出山〉,以及推測為其極早期的大理石雕作品〈子供(男嬰頭像)〉。其中,大家最為熟悉的〈甘露水〉作品是臺灣首件等身高的現代大理石雕、也是臺灣第一件女性裸體雕刻創作,於1921年入選日本第三回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1931年在「黃土水遺作展」中公開展覽後入藏臺灣教育會館(今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並於1958年搬遷過程中遺失下落不明。【註釋1】多年來,臺灣藝術界林曼麗教授及團隊透過研究及探尋,終於在四十餘年後重新尋獲。此區四件重點展品,創作意義與重獲新生的崎嶇故事,皆具有生命破繭而出的意涵,與展覽標題藝術生命的誕生與復活巧妙連結。
【博物之島專文】揭開臺灣美術的青春印記—《不朽的青春》展示設計再發現
展覽特別展出同為日治時期藝術家林玉山速寫的釋迦出山像,及原住民藝術家哈古(陳文生)致敬〈水牛群像〉的木雕作品〈農村生活〉,顯現黃土水在藝術界備受尊崇的地位,或許也可以理解成這片土地不同族群,皆對作品裡的臺灣意象有著深刻認同感。
黃土水與時代的互動
第三展區展示以動植物為題,懸掛在牆上的木製浮雕,含有猿猴、鹿、山豬、鯉魚、牡丹花等;此外,有6件為「臺灣日日新報」委託黃土水以「十二生肖」為主題製作並代為販售的作品,分別為兔子、馬、羊等動物,以及龍、琵琶、臺灣形狀之器皿,可見黃土水貼近常民的一面。
除動植物外,黃土水為了生計也接受委製人物塑像,第四展區即以此為題。仔細觀察人物塑像的衣著,其服飾搭配與委託者的身分地位相呼應,有日式和服、西服,亦有臺灣傳統服飾。推測為策展團隊欲呈現黃土水並非只為日本人服務,仍有為臺灣仕紳塑像,以淡化日治色彩。性別方面,男性雕塑比女性多,且女性委託塑像大多以中高齡為主,顯示日治時期兩性社經地位之差異。特別的是,在這個展區,雕塑放置在與視線相近的高度,除了友善身障族群,某種程度更降低了人物塑像的威嚴感和權威性。
展區同時呈現貼近藝術家的史料文獻,如家譜、追悼會通知函,和太太恩愛出遊日本的照片等,此時黃土水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藝術家,他與親人朋友間的互動照映出富有生命力的日常,這些點滴或許皆是他在為藝術奉獻的道路上,走得更堅定的理由。
和藝術家跨時空的交會
展覽最後設置雕塑主題教育展示區,模擬黃土水於日本留學時的工作室空間,並展出臺灣前輩和現代雕塑藝術家的創作工具,且將黃土水的作品與國美館戶外園區的雕塑,如許禮憲〈同心〉、林慶祥〈伸展〉等原件模型並陳,比對不同時代藝術家們的表現手法,也藉此讓觀眾認識「雕」與「塑」的相異之處。
展場外亦設有展牆,展出1919至1937年間「臺灣日日新報」關於黃土水的重要報導。精心收藏的剪報,逐一附上翻譯文本,讓觀眾能從字裡行間勾勒出藝術家技藝之精湛、創作過程之專心致志,更加深刻地感受黃土水對藝術的熱忱。
策展團隊貼心地將篇幅較長的文獻介紹與翻譯,收在互動多媒體中,並於展件說明牌標示「中文譯稿請見數位延伸閱讀」,鼓勵自由操作多媒體以閱讀更完整的資訊。這樣的設計,讓觀眾能在觀展時聚焦於作品本身的細節而不受文案侷限。
【博物之島專文】荷蘭國家博物館「維梅爾」大展補完計畫!尋找下一位「新維梅爾」
展覽隱含的層層論述
梳理展覽文字與空間設計,扣緊三大主軸:呼喚臺灣意識、重申黃土水藝術價值、確立國美館機構定位。「臺灣」二字頻繁出現於展覽,強調臺灣土地給予黃土水創作靈感與滋養,黃土水輝煌的帝展戰績亦拉升了臺灣藝術的高度。兩者間相互成就,臺灣的意識、精神與風土人情深植於這位藝術家的靈魂與一生。
然而,仍有許多與黃土水有關的事蹟尚未被提及,例如,他曾參與過的抗日政治活動,及過世後政治局勢的動盪,使部分作品消失於眾人眼前的背景,展覽謹慎地繞過這些敏感議題。展場亦多使用粉色與圓弧的設計語彙,包裝溫和軟性的空間,著重以柔情的氛圍表現作品的重要性及藝術家本土認同精神。
重申機構重要性方面,筆者認為本展總說和時間軸年表,皆透露國美館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的成果與重要性,並嘗試運用黃土水作品突顯的文化認同,喚起社會大眾對國家級美術館的共鳴。
以臺灣之名,創作不朽
「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土地便愛此土地,乃人之常情。雖說藝術無國境之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創作,但終究懷念自己出生的土地。我們臺灣是美麗之島更令人懷念。」
展牆節錄出自《東洋》雜誌黃土水撰寫的文章〈出生於臺灣〉,如藝術家現身展場,感召每位到訪者內心的臺灣情懷。
本展重新彰顯黃土水的藝術生命,讓觀眾全面性認識藝術家的創作能量。展覽柔和的空間設計,也彷彿向社會溫柔訴說黃土水作品蘊含的自由價值,並對他一生奮力追求藝術、不朽的精神流露敬意與疼惜。
執行編輯:葉家妤
註釋:
- 註釋1:〈甘露水〉自1921年入選日本第三回帝國美術展覽會,至2021年被尋回的動盪與過程,可參考自:陳德倫,2021。刻劃啟蒙的輪廓──黃土水與《甘露水》,百年尺度的遺產與見證。報導者。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 【博物之島新訊】在陰霾中,創造光的藝術家們: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特展
- 【博物之島專文】揭開臺灣美術的青春印記—《不朽的青春》展示設計再發現
- 【博物之島專文】荷蘭國家博物館「維梅爾」大展補完計畫!尋找下一位「新維梅爾」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