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史博陳涵郁介紹《觀・臺灣》。(郭冠廷 攝影)
作者:謝佳均(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走進專訪會議室,大桌上擺放2009年創刊至今的《觀・臺灣Watch Taiwan》,相疊起來高度不過三十幾公分,其中卻承載無數臺灣歷史與地方故事,以及幕後作者、編輯群難以計量的繁瑣流程與揮汗心力。刊物之後,是一位帶著書卷氣息、神采奕奕的女性——《觀・臺灣》第十期至第五十五期主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下簡稱臺史博)陳涵郁助理研究員。
參與了刊物的改版與更名,陳涵郁見證《觀・臺灣》創刊的近十五個年頭。以臺灣史為核心,《觀・臺灣》除了提供多面向的歷史研究、地方故事,也肩負推廣臺史博的重要使命。究竟,博物館刊物如何呈現不同觀點的臺灣故事?她又怎麼從五花八門的歷史材料中,挖掘具人情味、生活化的主題?
【博物之島專文】聽,展覽在唱歌!專訪臺史博黃裕元談音樂再現歷史
相遇《觀・臺灣》,從博物館工作開始
談起與《觀・臺灣》的淵源,陳涵郁笑稱是在臺大人類學系胡家瑜教授的課堂中,發現對博物館的興趣。爾後,進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博物館展示組(今北藝大博館所前身)就讀,畢業後首先任職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製作考古主題的數位互動網站;再進入臺史博的公共服務組,於《觀・臺灣》第十期左右開始接手,持續編輯到第五十六期,也另負責特展推廣、出版品經銷、臉書經營等任務。陳涵郁表示她的博物館工作經驗,就是將博物館研究資料「轉化爲大眾能理解的內容」。然而,這究竟是怎麼進行的呢?
【博物之島專文】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如何訴說部落的故事? 專訪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柯玉卿(ubange·Aruladenge)
博物館中的田野調查,讓歷史走入生活
作為臺史博推廣刊物,《觀・臺灣》主題與內容一方面與臺灣歷史密不可分,也必須與臺史博有關聯性。陳涵郁提到,編輯工作總是致力於發現新鮮且生活化的議題,非常需要具備觀察和搜集資料的能力。除了從特展主題、館內藏品故事、茶水間閒聊搜集材料,也可以觀察社群媒體時下流行的「哏」,都是發展主題的各種方法。
「看有什麼材料,就炒新的菜出來!」,當刊物主題配合當期臺史博特展時,則會透過轉化,讓兩者之間不過度重複。例如,配合「上學去-臺灣近代教育」特展(2018.11.1-2019.11.03),第三十九期《觀・臺灣》反其道而行,以「不想上學」為題,從「為甚麼要上學?」探討近代教育的開展與變化。
《觀・臺灣》也會利用專欄,延伸博物館藏品的內容與議題,發掘生活中食衣住行的臺灣歷史。例如專欄「本季片單」以片單向觀眾推薦電影,呈現電影中的歷史故事;「魔幻時刻」探訪街頭小店與地方歷史一同脈動的記憶;而「復刻食譜」則藉由實際烹煮,再現日本時代《臺灣日日新報》的食譜。上述處處可見歷史多元面向的探索,陳涵郁強調,選取與發掘題材的關鍵便是回到博物館核心特質——從藏品中發現議題,才能把歷史帶進觀眾的生活當中。
【博物之島專文】在勞動之島,為勞工的汗水發聲!專訪高雄市勞工博物館李映萱課長
以封面說故事:設計巧思再現歷史
在《觀‧臺灣》平面設計上,也可窺見轉化歷史元素、貼合刊物主題的作法,並透過與不同類型設計師合作,塑造刊物具有辨識度的視覺風格。談及封面設計,陳涵郁指出將某個時代、歷史事件視覺化的過程,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尤其「如何透過視覺,如實反映這段歷史?」,雖然能透過文獻資料與典藏發掘創作元素,過程仍必須與設計師來回溝通,確保設計師理解每期刊物想傳達的概念,同時注意轉譯後歷史元素的正確性。
以第四十四期為例,仔細看封面的「竹林」,實際上是設計師黃耀霆巧思轉化的數把「槍管」,直接反映刊物主題:探討1895年甲午戰爭下,臺灣人所遭遇的處境及歷史情勢。當時人們躲在竹林中作戰,一根根狀似竹子的槍管,則是從槍枝文物與老照片中轉譯,象徵戰爭與侵略。
推廣知識與行銷博物館,一魚兩吃!
「得獎是一個增加能見度的方法。」
陳涵郁認為,當前紙本刊物在網路媒體快速發展下,越來越不易生存,相對也越來越競爭。因此在製作刊物的同時,不可忽視社群媒體經營,必須時刻思考增加曝光度、觸及率的方法。她笑稱自己也時常為此絞盡腦汁,從訂定主題、選擇文章與設計的面向,不停尋找能彼此平衡、創造多贏的長遠規劃。
從《觀・臺灣》獲得金鼎獎的過程[註1],可以發現陳涵郁對於刊物製作與行銷手法並進的思路。2019年報名金鼎獎時,便有目標性的設計標案、確立準備時間發行電子書,最終順利獲得2019年政府出版品數位出版獎。她表示藉由報名金鼎獎,可以觀察目前同類型的刊物具備怎麼樣的特質與潛力?也可以瞭解《觀・臺灣》對於大眾是何種存在。更重要的,「得獎是一個增加能見度的方法!」,獎項殊榮連帶而來的訊息,也能擴及更多大眾,推廣《觀・臺灣》。
【博物之島專文】美術館如何結合社區共同打造新美學— 葉佳蓉以鳳甲美術館所開展的北投系列在地採集計畫
想成為編輯嗎?你可以⋯⋯
回顧11年來的編輯經驗,陳涵郁微笑表示,維持刊物內容的豐富性除了館內同仁協力,也仰賴館外的編輯、設計師、作者及插畫家的眾多合作,因此,多認識優秀的作者及插畫家、關注作品特質,是編輯工作的關鍵之一。理解同類型刊物的特質並關注重點議題,同樣必不可少。藉由一次次的發想,團隊從而理解自身刊物的定位,並捕捉未來發展的面向。另一方面,編輯也必須把關圖像與文字內容的正確性,才能將正確的內容如實的傳遞給讀者。
結語:臺灣,有本博物館刊物
談及對於《觀・臺灣》的期待與想像,陳涵郁指出目前《觀・臺灣》很注重人的故事(例如專訪女性故事的「女人本事」專欄),她很期待未來能更強調從「物件」出發,探詢物件中的風景。由於博物館藏品對於大眾而言,總是較為困難、遙遠的存在,若是讀者打開《觀・臺灣》同時,也能如同走進博物館一般,理解物件知識性的用途、發現典藏文物的不同面向,想必也能為提供讀者更多認識博物館與典藏的方式。
此外,陳涵郁指出當前《觀・臺灣》以關注臺灣歷史為主,但她期待或許可以跳脫臺灣歷史範疇,呈現「觀世界」的觀點,讓讀者理解同時代的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也希望能邀請更多不同類型的作者,或發展英文翻譯版本,提供外國人理解臺灣史的管道,藉此讓更多人知道「臺灣,有本來自臺南的博物館刊物」。
執行編輯:郭冠廷
註釋:
- 註釋1:《Watch Taiwan 觀‧臺灣》曾獲2019第43屆金鼎獎 政府出版品數位出版獎、2021第45屆金鼎獎 優良出版品、2022第46屆金鼎獎 優良出版品。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 【博物之島專文】從未抵達,從未放棄:鄭莉蓉談故宮南院以藝術活動建立友善品牌
- 【博物之島專文】從國際交流到為愛朗讀: 游貞華談和西都原考古博物館的合作與文化平權實踐
- 【博物之島專文】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如何訴說部落的故事? 專訪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柯玉卿(ubangeAruladenge)
- 【博物之島專文】聽,展覽在唱歌!專訪臺史博黃裕元談音樂再現歷史
- 【博物之島專文】在勞動之島,為勞工的汗水發聲!專訪高雄市勞工博物館李映萱課長
- 【博物之島專文】參與社會議題如何變得有趣?-專訪人權教育實驗家錢曉珊
- 【博物之島專文】美術館如何結合社區共同打造新美學— 葉佳蓉以鳳甲美術館所開展的北投系列在地採集計畫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