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梅爾與當代荷蘭攝影師卡洛琳・希肯克(Caroline Sikkenk ),同名之〈倒牛奶的女僕〉畫作與攝影作品對照。( ©Rijksmuseum 及 王幸慈 翻攝)
作者:王幸慈(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藝文工作者)
「你買到『維梅爾』大展的票了嗎?」在2023年的荷蘭,這句話成為博物館愛好者及遊客之間的問候語。
位於阿姆斯特丹的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以下簡稱國家博物館)推出為期四個月的「維梅爾」特展(Vermeer)(2023/2/10至6/4),跨國與多間博物館合作,28件維梅爾的作品終得短暫聚首(自4/1起,〈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回到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展示)。平心而論,其策展論述屬於傳統藝術史的敘事,毋需太多文字敘述,維梅爾的經典之作即是最佳魅力,觀眾可透過作品觀察藝術家創作風格的脈絡與技法的轉變,大飽眼福。
【博物之島新訊】立體派藝術與時尚的對話!巴黎畢卡索美術館全新典藏展
而此樁藝術史的盛事迎來博物館的奇景:「維梅爾」門票在開展約莫一個月時即告售罄,博物館於特展期間延長開館時間,並緊急加售晚間入館門票,然而這些門票也在數天內火速售盡,無論是當地人或是旅客,皆是一票難求。此時,博物館推出的推廣教育便極其關鍵,這些活動,能否成功讓大眾透過不同媒介認識17世紀的尼德蘭繪畫,並帶出新的刺激與互動?除了遊客,當地人如何回應?
遍地開花的衛星展覽
搭著「維梅爾」大展的順風車,一些博物館順勢推出與維梅爾主題相關的展覽。
有別於國家博物館展示純粹的維梅爾作品,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推出「弗雷爾:維梅爾風格的先驅」特展(Vrel, voorloper van Vermeer),以創作年代與維梅爾相近的雅各布斯・弗雷爾(Jacobus Vrel)為主角。這位擅用室內窗景為主題的藝術家,因為簽名縮寫與維梅爾皆為JV,部份作品甚至一度被誤認為維梅爾的畫作。展覽更進一步探討他如何在當時的題材和風格,成為維梅爾和彼得・德・霍赫(Pieter de Hooch)的先驅。
【博物之島新訊】返鄉的大師之作-荷蘭莫瑞泰斯美術館「弗里克收藏」特展
【博物之島新訊】不只幫作品整容,還要當偵探?荷蘭莫瑞泰斯美術館帶你探索油畫修復大小事
身為維梅爾的故鄉,台夫特的王子紀念館(Museum Prinsenhof Delft)動態自是備受矚目。響應國家博物館,「維梅爾的台夫特」特展(Het Delft van Vermeer)講述維梅爾在台夫特成長與發展藝術生涯的軌跡。展覽中可見維梅爾簽名的檔案、曾出現在畫家作品背景中的物件與傢俱,及聖路加公會和其他畫家之間的關係等等。觀眾可以藉由展品解析,想像17世紀的維梅爾,如何在貧困中奮力創作以償還債款、作品受到資助人的賞識、還有藝術家對世界另一端的風土與科學感到好奇。這檔展覽彷若是維梅爾創作歷程的補完計畫,沒有展示維梅爾的畫作,談論的卻是滿滿的維梅爾。
在此同時,台夫特的老教堂(Oude Kerk Delft)則是推出了當代攝影展「光之珍珠:卡洛琳・希肯克捕捉維梅爾」(Pearls of light: Caroline Sikkenk captures Vermeer),荷蘭攝影師希肯克以攝影復刻維梅爾的作品,試圖重現畫家特有的光線處理和寧靜氛圍,加入台夫特藍陶、荷蘭當代設計和多元族群等元素,回望17世紀的荷蘭。數件攝影的場景,特地挑選在維梅爾出生、成長和成家的現址進行拍攝,而最終成果在維梅爾長眠的老教堂展示,亦是提升了展覽的趣味。
從「接近維梅爾」到「新維梅爾」的推廣策略
在展覽門票已一搶而空的前提,博物館如何調整教育推廣活動,讓無緣進館的觀眾,仍對維梅爾的作品保有求知的興趣?而對荷蘭經典大師的作品已感疲乏的荷蘭大眾,博物館還能如何與其他平台合作,邀請大眾進行公共參與?
在國家博物館的官網,可見高解析度的作品圖檔和詳細的文字說明,博物館也針對不同主題錄製淺顯易懂的導覽影片,幫助觀眾更認識維梅爾畫作,和不同作品之間微妙的關聯。而荷語版的網頁,特別推出了時間限定的荷語線上課程,在展期間以直播授課的方式,邀請本展策展人講解維梅爾筆下的光線、色彩運用、透視法和光學。線上參與者可在問答時間,和策展人進行深入的討論。
在博物館之外,紀錄片導演暨藝術家蘇珊娜・萊斯(Suzanne Raes)的紀錄片《接近維梅爾》(Ditch bij Vermeer)在荷蘭各電影院首映。透過鏡頭,她將倆位策展人籌畫展覽、至各地洽借作品的過程,甚或是當借展單位之一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在展覽會議中提出自家館藏的〈持長笛的少女〉(Meisje met de fluit)並非維梅爾本人所繪時,【註1】策展人的心境轉折的歷程,皆一一記錄。起初此片的放映只有荷語,但應外語人士的需求,電影院推出英語字幕的場次,造福更多觀眾。
同時,荷蘭公共廣播基金會(NPO)與MAX廣播公司合作一檔「新維梅爾」(De Nieuwe Vermeer)計畫,結合繪畫競賽電視實境秀和線上互動網站。電視台廣邀對維梅爾和藝術有興趣的大眾投稿,最終遴選180位素人畫家和12位職業藝術家,參與共六集的實境節目。「新維梅爾」實境節目以六件維梅爾已亡佚的作品做為主題,分別是〈洗手的紳士〉、〈第二幅小街〉、〈維納斯、朱庇特和墨丘利〉、〈音樂會〉、〈基督墓前的三位馬利亞〉、〈自畫像〉。國家博物館策展人Pieter Roelofs和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修復師Abbie Vandivere受邀擔任評審,在每集節目開頭講解維梅爾作畫的各種原則,讓六組創作者依主題進行16週的創作,最後在每職業組與素人組中各選出一位得獎代表。節目在NPO電視台播畢之後,自三月底,六位職業組得獎者的作品,在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展示;而六位素人組得獎作品,則在王子紀念館展出。
MAX也特別製作3D模擬的「維梅爾之房」互動網站,讓觀眾可以想像維梅爾工作的場景、室內擺設和線上瀏覽「新維梅爾」節目的入選作品。
當商店櫥窗和IG平台成為展示空間
在〈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出借至國家博物館八週的期間,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開放觀眾投稿,上傳屬於自己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於原作回館前,展廳裡輪播公眾參與的創意,並開設Instagram帳號,鼓勵使用者轉載分享。【註2】此舉造成廣大的迴響,也達到告知觀眾少女在巡迴多日後,已重回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重要資訊。
而「新維梅爾」計畫並不止於繪畫競賽,入圍的素人作品走進台夫特市中心的商店櫥窗,成為市景的一部份。在街上,隨處可見由不同媒材製成的「新維梅爾」作品,不但為老城帶來活潑的氣息,更是豐富在地人和遊客對維梅爾的認知與想像。
執行編輯:葉家妤
註釋:
參考資料:
- 荷蘭國家博物館「維梅爾」特展(Vermeer)資訊
-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弗雷爾:維梅爾風格的先驅」特展(Vrel, voorloper van Vermeer)資訊
- 台夫特王子紀念館「維梅爾的台夫特」特展(Het Delft van Vermeer)資訊
- 台夫特的老教堂當代攝影展「光之珍珠:卡洛琳・希肯克捕捉維梅爾」(Pearls of light: Caroline Sikkenk captures Vermeer)資訊
延伸閱讀:
- 【博物之島新訊】立體派藝術與時尚的對話!巴黎畢卡索美術館全新典藏展
- 【博物之島新訊】返鄉的大師之作-荷蘭莫瑞泰斯美術館「弗里克收藏」特展
- 【博物之島新訊】不只幫作品整容,還要當偵探?荷蘭莫瑞泰斯美術館帶你探索油畫修復大小事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