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專文】公共博物館時代的登場: 第十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研討會專題演講報導

何謂博物館的公共性呢?(Photo by Calvin Craig on Unsplash)

何謂博物館的公共性呢?(Photo by Calvin Craig on Unsplash

作者:林婷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時代更迭,世界發展迅速,和社會關係緊密的博物館面臨的課題愈加多元,也因應社會動態不斷審視及調整自己的定位,思考博物館的各種可能性。2022年10月27日及28日,第十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展開,以「公共博物館學」為核心,探討公共性、新性與方法論的想像及實踐。本次大會邀請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的菅豐 (SUGA Yutaka)教授,與法國巴黎新索邦大學文化經濟學系François Mairesse教授,共同討論博物館與大眾協作的論述權力衝突案例,並分析各種博物館公共性和社會牽動的不同面向,開啟與公共博物館學的精采對話。


我們如何看待困難歷史?來自臺灣、日本與英國的觀點(第九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研討會專題演講)


 

「新的野的學問」的公眾協作趨勢

第一場專題演講「新的『野』的學問:野的學者與學院研究者協作的可能性與課題」,由菅豐拉開序幕。社會公共性在二十世紀受到關注,發展多元化的社會交流及邀請公眾協作逐漸成為社會共識。政策、文化、學術等領域不再只掌握於專業人士手中,而是開放與公眾共同決策與探討,菅豐將這股新的學術力量稱作「新的野的學問」。


破冰的歸途:格陵蘭島的實驗性視覺返還計畫


菅豐於專題演講後,與主持人王嵩山教授及現場觀眾線上交流。(第十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 提供)

 

博物館與公眾的協作關係衝突

公眾作為「野的學者」與專業學者權力平等的協作知識產出,不僅是公共歷史學的核心概念,對於愈加講求公共性的博物館而言,也是蒐集、紀錄當代歷史時的重要協作理念。然而在實際館務運作中,博物館固守詮釋權力的情況卻依然存在。菅豐以東日本大震災原子力災害傳承館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and Nuclear Disaster Memorial Museum) 推出的「說故事人」活動為例,指出館方雖然邀請核災受害者以當事人的身分,向其他觀眾描述自身的歷史記憶,卻由於館方本身為政府單位經營,強制規定受災者不得談及特定事件或批評政府作為,甚至必須接受館方對於口述稿及媒體採訪的審查。館方並未落實「新的野的學問」中「共有權限」 (shared authority) 的概念,忽視受災者在論述歷史事實時擁有和館方相同的權力地位,而非依附於專家之下,闡述自由受到箝制。菅豐認為館方限制受災者論述內容一事,只是將受災者當作館方的人體展版,導致受災者遭受二次傷害。而本次事件也顯現出公共博物館學可能會遭遇的困境,即為不同背景的人在協作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立場衝突與爭執。

東日本大震災原子力災害傳承館,於2022年3月10日與人民共同舉行的311震災悼念活動;但其實公共博物館學的實踐仍有待檢視。(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and Nuclear Disaster Memorial Museum)

 

「協作」在注重公共性的當代社會和博物館中是至關重要的概念,菅豐強調專業人士必須對於協作過程保持警覺,避免偽裝性的協作再度發生,期許專家雲集的博物館、掌握資金的政府與擁有闡述權力的公眾,尊重彼此的專業與權力,共同創造理想的協作時代。


在隔離中創造自由,重尋自我—國立漢生病資料館「生活的設計」特展


 

從私人到開放:博物館公共性的轉變

博物館從私人擁有的珍奇櫃 (cabinet of curiosities) 時期到變成對外開放給大眾的公共場所,跨越了數百年的時間。如今公眾不再被拒絕在華麗的大門外,各種階層的民眾都能平等地自由參觀博物館。博物館在漫長的歲月中和公眾的關係如何產生變化?又在社會迎向公共開放的趨勢之下,如何轉變自身在社會中擔任的角色?第二場專題演講由François Mairesse,以「博物館多樣性與演進:博物館公共性的議題與挑戰」為題,從歷史的動態探討博物館公共性的轉變及挑戰。

François Mairesse專題演講後,與主持人黃貞燕教授、與談人張婉真教授與現場觀眾線上交流。(第十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 提供)

正視讓人不安的歷史: 倫敦衛爾康博物館關閉「藥師(the Medicine Man)」常設展


 

在歷史的推動下,博物館逐步開放,亦延伸出不少議題。就觀眾層面,博物館面對的觀眾從貴族階層逐漸開放給所有族群,博物館教育功能因而導向不同的年齡和社會階層,成為公共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政治層面上,極權政府如納粹黨將公共性連結政治認同,透過博物館展覽或活動向大眾宣傳政治理念,讓博物館成為傳播政治思想的工具。至於市場層面而言,近代因經營管理的經費需求或政府機構預算的刪減,博物館開始仰賴門票等源自觀眾的收入,用以維持正常運作,促使博物館逐漸走向市場導向,引起秉持博物館對公眾的開放性與支持博物館運轉的經費需求,兩種不同立場的人士對於門票金額一事的討論。博物館隨著時代不同,迎接公共性的同時,也需面對各種挑戰。

 

博物館對於公共性的反思

接續,Mairesse引述Nina Simon在《參與式博物館》(The Participatory Museum) 提及全民都應主導博物館管理的概念,指出在整體社會氛圍影響下,許多新型態的博物館誕生,社會導向的博物館逐漸進入眾人目光。對於公共性、參與性和多元性的看重也影響博物館新定義的確立,如何描述包容各種古典、市場、社會傾向等不同型態的博物館成為博物館新定義的重點之一。

2022年出爐的博物館新定義:「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服務、非營利的常設性機構,對人類有形和無形遺產從事研究、收藏、保存、闡釋與展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具易近性與包容性,促進多樣性和永續性。博物館以倫理、專業和社群參與的方式運作和交流,為教育、娛樂、反思和知識共享提供各種體驗。」(林玟伶譯,2022)(Credit: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 ICOM

 

博物館公共性的概念複雜且多元,Mairesse從觀眾、政治法律及市場三個面向理解博物館與公共性的關係,強調博物館和公共性的關係會隨著社會變動而有所變化,並展現於多種面向之中,因此如何面對自身的社會角色仍是博物館的重要課題。

 

公共的世代,開放的博物館

公共博物館學在社會演變及大眾觀念思想的改變下日漸受到重視,博物館開始思考如何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反思現今社會中碰到的多元議題,開啟和公眾的溝通合作,展開不同以往的做法及行動。菅豐與Mairesse兩位學者分別透過實務案例的分享及歷史資料的探析,針對實踐及研究方面提出關於博物館公共性的觀察與見解,為本次研討會吹起號角,提供博物館工作者不同面向的多元視野。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