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如何發揮社會與社區影響力?美國博物館聯盟2023年會亮點

AAM 2023年會之開幕大會。(Credit: 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

作者:劉曉樺(自由作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美國博物館界最近在關心什麼議題呢?美國博物館聯盟(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 AAM)於1906年首次舉辦年會時,不到兩百位博物館人參加;今(2023)年5月18日至22日在著名城市丹佛(Denver)舉辦的年會,已發展為美國最大的博物館會議(有五千多名與會者),除了主題講座、海報發表,還有各類交流會議與MuseumExpo博覽會。

本次年會圍繞AAM 2022-2025年策略框架中的「社會與社區影響(Social & Community Impact)」方向[註1],廣蒐博物館從業人員關心的議題,訂定出四大主題:人(People)、權力(Power)、地球(Planet)、可能性(Possibility)。

AAM 2023年會會場的社群群像牆(Community Portrait wall)。(Credit: 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

【博物之島專文】抗疫後,博物館的四大議題!2023年AAM《趨勢觀察:後疫情世界的建設》


 

以人為主:員工、觀眾和社區

主題「人」從博物館內部工作環境出發,探討如何建立更公平的勞工待遇(包含薪資討論)、減少偏見與歧視等議題。博物館在此議題推出心理健康教育、針對多元觀眾的教育活動,以及促進社區參與案例。如丹佛藝術博物館(Denver Art Museum)規劃年長者與大學生的攝影創意活動,促進跨代(intergenerational)觀眾群的友善互動;社區博物館閃耀之屋(House of Shine)則幫助觀眾挖掘自我的閃光點,學習瞭解與表達情緒,進而提升心理健康。

 

合作與公平!博物館的權力釋放

另一方面,「權力」主題重視種族、性別、公民學習與社區參與等議題,探討博物館如何分享權力,與社區建立更公平關係的展覽。例如丹佛自然與科學博物館(Denver Museum of Nature & Science)和社區共同合作,建立行動展覽車「好奇號巡洋艦行動博物館(Curiosity Cruiser mobile museum)」、館內「太空漫遊展覽(the Space Odyssey exhibition)」以及館外自然遊戲公園。在種族議題方面的努力,能從克利福德‧斯蒂爾博物館(Clyfford Still Museum)與科爾維爾印第安保留區部落聯盟(the Confederated Tribes of the Colville Indian Reservation)的合作,看見博物館怎麼利用藏品與原住民社區建立聯繫和交流。

年會專題演講邀請美國原住民藝術家、社運人士Gregg Deal分享將原住民聲音、觀點和當代藝術融入博物館展覽,以揭示歷史真相的重要性。(Credit: 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

 

關懷地球,從社區著力:博物館永續發展

「地球」主題主要探討氣候危機(climate crisis)、公共衛生(public health)、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等議題,以及博物館如何衡量自身碳足跡、建立成功的永續性(sustainability)計畫。相關討論圍繞「社會與社區影響」主軸,如美國史密森協會(Smithsonian Affiliations)與附屬組織分享參與一部由美國知名主持人歐普拉(Oprah Winfrey)製作與主持的電影「The Color of Care」,探討在Covid-19疫情期間,被不公平對待的族裔(黑人和西班牙裔/拉丁美洲人),以及如何更加促進公共衛生的對話;加州太平洋樹叢自然史博物館(Pacific Grov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則分享運用社區科學(Community Science),邀請社區參與自然科學研究,讓博物館成為社區與科學家公平參與的場域。


【博物之島新訊】行動!Museum For Future:德國博物館協會2023年會報導


 

博物館運營的多元「可能性」

最後,「可能性」主題綜合討論博物管理的相關議題,包含:財務(創造收入、公共資金、籌款)、品牌建立、社會影響力評測方法等。其中不乏運用數位科技的案例,如HGA設計公司和沃克藝術中心(Walker Art Center)共同探討文化機構怎麼善用大數據(Big Data)和厚數據(Thick Data),幫助制定策略、擴大社區影響力;維也納的麗城博物館(Belvedere Museum)也發表運用非同質代幣(nonfungible tokens, NFTs)與數位參與工具,開創數位收入的方式。另外,博物館商店協會(Museum Store Association)多位成員共同探討博物館商店的特殊性,進一步思考如何更有策略地經營博物館商店[註2],都值得博物館關注。

 

交流、分享與實踐:凝聚博物館社群之力!

今年AAM年會特別重視交流,以及如何將他方經驗轉為可實踐方案。上述會議中多包含交流討論時間,亦規劃MuseumExpo展區[註3],以促進博物館與周邊合作單位互動。此外,年會也舉辦各類不同專業或社群的會議與餐會[註4]。AAM年會作為串連美國博物館的重要大會,相信國內博物館界亦可從多元議題中,找到轉化為在地博物館影響力的靈感。

 

執行編輯:郭冠廷


註釋:
  • 註釋1:美國博物館聯盟制定2022-2025策略框架中,有四大優先項目:社會和社區影響(Social & Community Impact)、DEAI和反種族主義(Diversity, Equity, Accessibility and Inclusion & Anti-racism)、博物館社群(The Museum Community)、我們的工作方式(The Way We Work)。詳細內容可參考「AAM 2022-2025策略框架」
  • 註釋2:AAM有專文探討博物館商店促進永續性與包容性的作為,相關案例介紹可參考下方參考資料「AAM博物館商店專文」
  • 註釋3:該展區提供200多個博物館相關產品與服務組織參與展覽。並舉辦解決方案講座(Solution Session),探討:建築的設計與研究如何解決博物館關鍵問題、照明設計選擇、線上館藏利用、如何運用藝術治療促進心理健康、以數據推動營銷、募款與會員管理等。紐澤西州的興登堡博物館(Hindenburg Museum)便發表該館透過增強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技術,開發數位自助導覽(Self-Guided Tour)。
  • 註釋4:各類社群如LGBTQ+聯盟、美國拉丁裔族群、志工經理聯誼、策展人委員會、收藏管理相關專業人員、歷史建築和遺址相關專業人員、環境與氣候網絡組織等。

資訊來源:
其他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