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如何實踐永續性?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多元減碳法門

菲爾德博物館(The Field Museum)近年將環境保護概念具體落實在能源、交通、餐飲減碳等方面,圖為博物館2012年設立的有機菜園「食寶園(Edible Treasures Garden)」。(© Field Museum)

作者:劉曉樺(自由作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日常生活中,愈來愈多人自備餐具、勤做資源回收,擁有多元使命的博物館又如何實踐永續性?位於美國芝加哥的菲爾德博物館(The Field Museum)自1894年成立至今,典藏近4,000萬件自然史與人文歷史相關文物,佔地約21座足球場大。近年,博物館已將環境保護概念具體落實在能源、交通、餐飲減碳等方面,快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位於美國芝加哥的菲爾德博物館,鄰近五大湖之一的密西根湖。(© Field Museum)

 

綠建築金級認證:博物館的節能減碳行動

菲爾德博物館對節能減碳等環境保護的努力,在2015年獲得全球性綠建築指標之一——美國綠建築LEED的金級認證[註1]。該館在硬體建設上,運用節能燈具、太陽能、購買綠色能源,以及設置全館可恆溫、節能的空調系統,有效達到環保目標;另一方面,該館推動從週邊車站到博物館的自行車道建設,鼓勵員工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騎單車通勤,並提供觀眾多種公共交通指南,進而減少交通運輸工具的碳排放量。

館方裝設的太陽能板。(© Field Museum)

 

「綠色」的景觀與室內環境品質

特別的是,菲爾德博物館在室外景觀與室內環境品質也下足了功夫。2016年起,館方建立永續性的原生植物園、改善原本不透水的人行道,並調整非原生種植物而過度施肥的情況,進而提升該區土壤品質、土壤保水功能與生物多樣性。室內方面,為了減少傳統清潔劑造成的室內空氣汙染,依據LEED認可的綠色清潔計畫(Green Cleaning program),運用特殊的電解技術製造環保清潔溶液,改善化學藥劑殘留與有毒物質暴露情況,此外,改用超纖維清潔用品,不僅大量減少擦拭展櫃時的紙巾使用量,更降低10到20倍的拖地用水量。

 

還可以如何永續?餐飲減碳,從你我開始

菲爾德博物館的綠色團隊(Green Team)早在1989年便開始推動回收工作,至今著重推廣餐飲減碳。從廚餘堆肥、資源回收和社區菜園等三大面向,可看見其成效。堆肥與回收計畫均持續多年,透過垃圾減量,進而減少垃圾掩埋過程中所產生溫室氣體——甲烷。館方從2009年開始實施咖啡渣堆肥,2013年更與館外永續發展概念相關的機構和餐廳合作,採用當地食材並避免食物浪費,以減少碳足跡、植物油回收製為生物柴油燃料。

各類食物的堆肥計畫也從餐廳延伸實施到員工用餐區。餐具方面,也由一開始的塑料免洗餐具改為可回收為堆肥的餐具,進而改善為可重複使用餐具。在這些計畫實施後的第一年後,即減少了70%送往掩埋場的垃圾量。

另外,該館於2012年設立有機菜園「食寶園(Edible Treasures Garden)」,由館方人員、義工與實習生共同維護,為館內運用堆肥的好地方,在產季可產出大量蔬果,促進博物館與社區互動、推廣社區菜園的綠色概念。

 

博物館永續,馬不停蹄!

現今,博物館的永續性已從如何長久經營、環境保護教育等議題,發展到如何在建築規劃、展示設計、服務等項目都具備環境友善和減少碳排放目標。在美博物館也透過與館外組織合作,逐步朝向環境、博物館永續前進。臺灣已提倡環保概念多年,相信各類促進博物館永續性的具體行動,也在持續推動中。

 

執行編輯:郭冠廷


註釋1:美國綠建築LEED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分為合格、銀級、金級、白金級等四級認證。於2022年統計,全球已取得認證的博物館近230間,其中約190間位於北美。臺灣目前有一間取得認證的博物館建築是奇美博物館(2016年銀級認證),而國內非博物館建築已有200多棟建築取得認證,如台北101、陶珠隱園等。


菲爾德博物館參考資料參考資料:
其他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