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新訊】社會設計,百年之道!荷蘭建築與設計博物館特展

荷蘭鹿特丹曾因納粹轟炸進行大規模重建,使其成為二戰以來前衛建築師揮灑創意設計的最佳舞台,亦是建築與設計博物館(Het Nieuwe Instituut)設址的最佳地點,圖為館舍外觀。(© Het Nieuwe Instituut Photo Petra van der Ree)

作者:吳昀慶(阿姆斯特丹研究院都市分析、設計及工程學程研究生)

鹿特丹的建築與設計博物館(Het Nieuwe Instituut),可謂荷蘭建築設計軟實力的基地。

位在鹿特丹博物館公園(Museumpark),該博物館毗鄰以「開放式典藏庫」知名的范伯寧恩典藏庫(Depot Boijmans Van Beuningen),蒐藏了19世紀以來荷蘭建築及工業設計等領域的檔案及藏品,是建築及都市規劃檔案的重要儲放空間和研究機構,並長年向公眾推出展覽。現正展出「設計中的社會:荷蘭百年獨特生活之道(Designing the Social: 100 years of idiosyncratic living in the Netherlands)」特展(至2024年7月),探討荷蘭社會性設計的百年發展。

位於建築與設計博物館內,由Sabine Marcelis設計的研究中心。(© Het Nieuwe Instituut, Photo Johannes Schwartz)
「設計中的社會:荷蘭百年獨特生活之道(Designing the social: 100 years of idiosyncratic living in the Netherlands)」展覽空間。(吳昀慶 攝影)

 

荷式設計,與社會議題息息相關

「設計中的社會」特展主張,設計不僅僅是追求美學的行為,它更積極與社會進行互動、產生關係。展覽論述認為早在「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概念出現以前,荷蘭設計早已與社會脈動息息相關。本次特展有9個子展間,內容包含最小居住單元、女性主義、佔屋運動等廣泛主題,都強調社會與設計之間密不可分、千絲萬縷的連結。百年來,「荷式設計」透過與積極社會互動,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行動者。

走入「最小居住單元(The Minimum Dwelling)」展間,觀眾可以看到1920年代以來,荷蘭建築師如何藉由縝密歸納、再現常民生活的模式,精心佈局建築及室內設計,期望提供一個在物質上最簡約、卻保障生活品質的居住環境。這是為了回應1920至1930年代,瀰漫於荷蘭社會的不平等、貧困及都市住房短缺問題。「如何在有限的城市空間中,設計出人人可負擔的現代住宅?」,為改革社會問題,促使設計師們探尋新式建材與建築技術,並嘗試標準化的建築流程[註1]。呼應當時理念,本展間精巧設計了一個收納櫃,其中裝滿當年的文件、照片及手稿,並輔以紀錄片,介紹最節約設計的挑戰及發展故事。

「最小居住單元設計」展間,建築師為改善勞工的居住品質,模擬勞動階級家庭的24小時生活作息表,搭配室內空間、家具的統一設計,嘗試摸索出最為節約、但具有生活品質的「最小居住單元」。(吳昀慶 攝影)

 

「女性主義設計策略(Feminist Design Strategies)」展間佈置,則充滿了行動主義的張力,將大量的行動標語、歷史文獻與影像毫不保留呈現於觀眾眼前。荷蘭第二波女性主義浪潮[註2](1968~1989)使社會中的性別少數,認知到個人與政治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許多建築及空間規劃的女性從業人員,開始反思荷蘭現代建築的設計精神,雖固有深厚的社會平等理念,卻仍囿於傳統的性別分工框架。例如,住宅設計著重於提升家務勞動者的效率,方便「家庭主婦」擁有更多育兒及佈置家庭空間的時間。


【博物之島新訊】追求平等,不遺餘力!芬蘭設計博物館特展「為每個人設計」


在此浪潮下,台夫特理工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的女性研究小組、女性住宅建造基金會(Stichting Vrouwen Bouwen Wonen, 英譯:Women Building Housing)等專業性及民間組織應運而生,透過結盟及持續對話,喚起人們對更平等、安全的建築及都市空間營造之關注,進而影響政策制定。建築教育的性別比例因此有所反轉,促使更多非男性專業者進入建築設計產業當中。

「女性主義設計策略」展間佈置充滿行動主義的張力。(吳昀慶 攝影)
建築師Zaha Hadid(前排左二), Beth Gali(前排左四), Laura Thermes(前排左五),講師Susanne Komossa(前排左三),女性研究者Anna Vos(前排右一)在課程設計會議當中,1987年。台夫特理工學院收藏。(吳昀慶 攝影)

 

此外,展覽中也不乏LGBTQI+議題的回顧。從阿姆斯特丹同志紀念碑(Homomonument Amsterdam)的位址設計圖,可發現其三角形的意象,這源於納粹德國時期對同性戀者的迫害,當時同志被要求戴上粉紅色三角形標籤進行標示,並被送入集中營。設計者參與了重新定義(reclaming)三角形的行動,如今粉紅色三角形已成為LGBTQI+族群自我識別的標誌。


【博物之島專文】我們是有血有肉的存在(上): 台北當代藝術館特展「作為酷兒」以同志史為發聲主體

【博物之島專文】我們是有血有肉的存在(下):柏林同志博物館特展「酷兒之家」爭取彩虹遍地的未來


同志紀念碑(Homomonument)平面計劃圖。荷蘭建築與設計研究所收藏。設計師Karin Daan選擇讓三角形各別指向別具意義的位置:水壩廣場上紀念二戰的國家紀念碑、安妮之家,以及阿姆斯特丹最古老的LGBTQI+中心COC。(吳昀慶 攝影)

 

以設計轉化議題!建築設計需要社會長期培養及支持

荷蘭作為建築設計輸出大國之一,對多元歷史與議題的討論,加上蒐藏、研究、再利用及展示建築及空間規劃文件,成為其積累設計能量的重要養分。除了在國內策劃相關建築展覽,荷蘭外交單位也積極協助宣傳建築文化,顯示荷蘭推廣國家建築設計的宏願。綜上所述,今日荷式設計的成功,並非單靠橫空出世的大師級人物,而是一點一滴社會變革之下的成果。建築設計不僅是塑造良好生活空間或美學風格,更能體現一個社會看待生活的樣貌及哲學。

 

執行編輯:郭冠廷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