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新訊】藝術家是否將被AI取代?從林之助紀念館出發的反思

林之助紀念館位於臺中市柳川西路旁,承載著「臺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培養藝術家新生代與推廣膠彩畫的一甲子歲月。(©林之助紀念館)

作者:陳又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真正的藝術家,要負起藝術養成的工作,致力於提升社會大眾對藝術的關心和興趣。」

——林之助

 

藝術家的工作與創作是否將被AI取代?

去年由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生成的繪畫作品於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Colorado State Fair)藝術比賽中奪得「數位藝術類別」首獎,提醒人們AI革命時代的來臨。確實,諸如Midjourney之類的AI繪圖服務,已能在短時間內自動生成漂亮的圖片與畫作,有些美感甚至更勝真人作品一籌。

雖然AI生成圖像和膠彩畫這類真人實體作品的創作技巧不一樣,其實不太能夠拿來比較。但早在2016年,微軟和阿姆斯特丹廣告公司(J Walter Thompson)、德爾夫特科大學(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海牙莫端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sis)、林布蘭故居博物館(Museum Het Rembrandthuis)已建立「下一個林布蘭」專案(The Next Rembrandt),運用AI運算和3D列印技術,以油畫材料成功繪製重現林布蘭畫風和筆觸的實體作品,此技術也已部分用於修復林布蘭真跡[註1]。而現今AI軟體功能日益更新,可以預見未來AI軟體亦能結合新的列印技術,產生各種類型的實體作品,且能益發精確地模仿真人創作者的風格。

「下一個林布蘭」專案透過資料整理、運用AI運算和3D列印技術,以油畫材料成功重現林布蘭畫風和筆觸,此技術也已經部分用於修復林布蘭真跡。(截圖自The Next Rembrandt)

 

若想要思考文章開頭的問題,那不妨讓我們走一趟林之助紀念館。這是一幢位於臺中市柳川西路旁保留日治風格的木屋,承載著臺灣膠彩畫之父培養藝術家新生代與推廣膠彩畫的一甲子歲月。

 

從東洋畫到膠彩畫,以延續為優先

追溯歷史,六千多年前的中國陶器已有使用「膠彩」技巧,後傳至「大化革新」期間的日本,並進一步改良發展為「大和畫」、「東洋畫」流派,於日治時期推廣至臺灣。二戰後,帶有日式風格的東洋畫遭國民政府排斥,公立學校亦不得教授,一度面臨斷層危機。為延續膠彩技術,林之助教授遂於1977年提出「膠彩畫」一詞取代「東洋畫」,並在當時兼具畫室功能的教師宿舍(後改建為林之助紀念館)裡私下指導學生膠彩畫。

林之助雕像。(陳又真 攝影)

 

漫步紀念館,感受繪畫和歷史魅力

紀念館有三個常態展、兩間和室展廳,根據展覽官網介紹,大部分的空間格局和家具配置都保留了林之助的設計。走進入口右手邊的常設展廳,精美豐富的膠彩顏料壁櫃迎面而來,十分吸睛,儼然自成一幅膠彩畫風,淺顯易懂的說明牌也讓觀眾能更瞭解膠彩原理。

自成一幅膠彩畫風的膠彩顏料壁櫃。(©林之助紀念館,廖智斌 攝影)

林之助紀念館中陳列眾多代表巨作,如〈彩塘幻影〉和〈孔雀開屏〉。(©林之助紀念館,廖智斌 攝影)

 

林之助曾說過「每一畫作,應該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因為每一幅畫都代表著作者自己的面目」。確實,從紀念館展出的複製作品,可以看出他對膠彩藝術的追求與熱情,例如林之助代表巨作〈孔雀開屏〉是祝賀第一屆臺灣膠彩畫展的作品。為此他特別養了孔雀,每天仔細觀察其姿態神韻,再以精緻細膩的寫實手法,成功以膠彩再現孔雀羽毛特有的華麗光澤,也讓更多人認識膠彩畫的魅力與潛力所在。

另一方面,畫作不僅作為創作者的「另一張面目」,更具有別樣的歷史意義。林之助曾描繪早期蓋在柳川之上的老屋,為見證台中都市發展變遷的珍貴紀錄。如今紀念館對面的老榕樹下,設有一個林之助紀念廣場小牌,觀眾可以掃描上面的QR碼,重現林之助1979年的畫作〈臺中公園〉。

 

早期的柳川陋屋紀錄。(陳又真 攝影)
位於紀念館前的林之助紀念廣場小牌。(陳又真 攝影)

 

林之助紀念館本身並不大,但可以讓我們好好省思文章開頭的問題。毫無疑問,AI軟體有能力透過演算法再現具林之助風格的作品,甚至可以使用特殊技術,產出或修復他的畫作。但前提需要輸入大量關於林之助的資訊,如同李素超在〈這是最好的事,也是最壞的事:你真的瞭解AI嗎?〉指出:『「下一個林布蘭」始終是對大師的模仿,而並非自主的創作』。

即使AI軟體可以透過演算法「創作指示者想要表達的意念」,但仍只能從現有的資料庫中生成作品,無法更進一步昇華和創新,更何況觸及創作所反映的作者思想、情感與獨特生活經歷,AI軟體更無法代替人類實際行動,如林之助一般堅持創作和教學,以延續臺灣的膠彩畫藝術。

臺灣膠彩畫之父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們,一位真正的藝術家肩負著藝術養成與歷史文化的傳承工作,是AI軟體還無法取代真人的重要環節。

 

執行編輯:郭冠廷


註釋1:參見《典藏投資》第117期78頁。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