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新訊】災難記憶的永續與傳承:日本里亞斯方舟美術館「東日本大震災」常設展

里亞斯方舟美術館位於日本宮城縣氣仙沼市,自2013年以常設展《東日本大震災紀錄與海嘯災害史》向公眾展示311震災相關資料。常設展內容包含311震災相關影像紀錄、文字記述、受災物、關鍵字、以及歷史資料。(劉怡辰 攝影)

作者:劉怡辰(日本一橋大學社會文化研究分野研究生、自由作者)

災難記憶,如何傳承?リアス・アーク美術館(Rias Ark Museum of Art,中文初譯里亞斯方舟美術館)[註1]座落於日本宮城縣氣仙沼市的丘陵地上。透過美術館的大片玻璃窗,可以俯瞰311大地震海嘯重災區氣仙沼灣。

該館學藝員自2011年3月11日災害發生後,展開了為期兩年的實地走訪紀錄,透過影像與文字,由主觀視角記述地方景象與記憶,並於2013年4月3日以常設展《東日本大震災紀錄與海嘯災害史》(東日本大震災の記録と津波の災害史)向公眾展示,至今將滿十週年。

美術館入口外觀。(劉怡辰 攝影)
美術館座落於丘陵地上,參觀者可透過館內玻璃窗遠眺311大地震海嘯重災區氣仙沼灣。(劉怡辰 攝影)

 

從聲音到氣味:第一人稱的發聲

常設展內容由影像紀錄、文字記述、受災物、關鍵字、以及歷史資料彙整構成。影像與文字紀錄是從學藝員在受災區拍攝的3萬多張相片中,精選203張進行展示,場景包含海岸、住宅與店舖街景、建築物內部等,每張照片旁皆附註了拍攝者憑藉個人感官與記憶,感受並書寫的文字紀錄。

正因學藝員熟悉氣仙沼受災前的市容,因此在文字內容中,描述了過往記憶與當前景象的比對,同時也記錄個人於災害現場聽見的聲響、嗅到的氣味,以及受眼前景觀衝擊後的內心感觸等。此外,展品解說文字有別於一般常見的旁觀者敘述筆調,是由拍攝者主觀視角出發,有助於增加觀眾的身體臨場感。

常設展的影像展品由學藝員至災區現場走訪拍攝,並搭配文字紀錄呈現當時的景象、五感、以及想法。(劉怡辰 攝影)

 

受災物件部分,則精選155件學藝員在受災區蒐集的物品,進行展示。相較於保存與陳列物件,館方更在乎如何呈現物件乘載的無形記憶,並促進記憶傳承與對話討論的機會。因此在展示型態上,物件旁皆擺放了明信片樣式的文字卡,以第一人稱口吻敘述與物件有關的種種故事。文字內容跳脫常見的受災者證詞紀錄方式,可見在地方言的使用,靈動保留了當事者的說話語調。如此細節的設計,讓觀眾有如閱覽一封封來自受災者的信件,得以感同身受其中蘊含的強烈情感,以及那些曾經的日常生活樣貌。

學藝員至災區蒐集而來的受災物,皆搭配文字卡展示。文字卡內容包含蒐集地點與時間,以及與物件相關的記憶故事。(劉怡辰 攝影)

 

除了受災區的第一手影像和物件資料,館方也彙整了東日本大震災相關新聞報導與研究內容中常見的關鍵字,從中探討用詞意義的微妙之處,並於影像展品與展品之間以字卡穿插展示。例如展覽中提到以「瓦礫(ガレキ)」與「受災物(被災物)」來指稱災區物件的意義差異,在於「瓦礫」用以泛指沒有價值、無用的磚瓦殘骸等;而「受災物」則突顯了物件與災害的關連性,以及記憶的乘載。因此相較於「瓦礫」,以「受災物」指稱災區物件時,得以更適切的表達物件不只作為物件的豐富意義。

常設展中彙整了東日本大震災相關新聞報導與研究內容中常見的關鍵字,從中探討不同詞彙呈現的微妙意義差異。(劉怡辰 攝影)

 

紀念之外,反思未來

此外,展覽透過回顧該地區與海嘯相關的圖文歷史資料,將災難議題不只歸因於自然因素,或是新聞報導中常見的「意外」、「史無前例」論述,而是更進一步反思自然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係。例如透過爬梳史料,可見三陸沿岸地區平均每40年便會發生一次海嘯,同時氣仙沼市遭海嘯侵襲的地區,皆為戰後隨經濟發展人為開發的土地。展覽中藉由回顧史料,提醒人們從中記取教訓並防範未然,而非將災害事視為突發的單一事件,並積極思考未來防範與改善的可能性。

透過回顧並展示該地區與海嘯相關的圖文歷史資料,從中引導觀展者反思過去並積極面向未來。(劉怡辰 攝影)

震後重生:日本南三陸311紀念館開幕


由學藝員主動走出館舍、使美術館成為震災記憶的保存、傳承與對話基地,充分彰顯了里亞斯方舟美術館作為地方館舍的使命與能動性,期待大眾也能持續透過歷史資料的回顧與反思,面向未來。

 

執行編輯:郭冠廷


註釋1:リアス・アーク美術館,前面的「リアス」意指「谷灣式海灣」地形,美術館所在地宮城縣氣仙沼市的三陸海岸線,便是這種海灣地形;後面的「アーク」則為方舟之意,如同聖經諾亞方舟的概念,不管環境與社會如何動盪不安,美術館也像方舟一樣,乘載著傳承、研究和保護地區文化的重要使命,美術館的名稱也在傳達「地方記憶就是獨一無二的財產」的理念。

*美術館名稱翻譯感謝洪若玫小姐協助。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