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與地方同行!石在工作隊策展「大海入厝——漂流入市的遷徙紀念物」

「大海入厝——漂流入市的遷徙紀念物」以物件和風土滋味兩條敘事主軸進行策展。(鄧皓勻 攝影)

鄧皓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展覽具有轉譯和展開溝通的特質,策展結合社群或議題,越來越被作為倡議與行動的選擇。「石在工作隊」即因此而成立,自2020年至今透過計畫型創作,將馬崗漁村面臨土地徵收與收購、觀光開發議題的現況,從極東海邊帶到城市中引發更多元的關注和討論。

「大海入厝——漂流入市的遷徙紀念物」(以下簡稱「大海入厝」)為新富町文化市場2023年徵件計畫的獲選展覽(展期:2024.1.6至3.17),該年度計畫以「凝視地方」為主題,不再侷限於過往基地周遭的萬華區域和傳統市場,希望藉此帶動地方想像的多種可能。除了馬崗漁村之外,「大海入厝」也與1970年代因政策性遷村的龜山島/里相互串連,透過物件和風土滋味,包裹著兩地居民們離散與保衛家園的故事。

展場以「家」為場景設計。上圖意象為客廳,結合居民們的生活日常,例如記有馬崗祭儀的農民曆、在地上曝曬的石花菜地毯等。(鄧皓勻 攝影)
關於你我的遷徙紀念物

展覽入口以「如果有一天要離開這裡,你想帶走什麼?」破題,透過對於未來的預設,向地方居民徵集家鄉的紀念物;觀眾則從耳機和影像紀錄,得以了解物件所寄託的情感故事。而展場中為數眾多的「石頭」,則是兩地依海聚落熟悉的生活場景,也是居民與自然共生的智慧。

石頭作為馬崗和龜山島/里的共通點:在馬崗,因應環境條件、就地取材打造的石頭屋最具代表性;在龜山里,則是居民重建龜山島上昔日風景的井仔頭舊址〔註釋1〕。(鄧皓勻 攝影)
展覽連結新富市場阿城鮮魚號的訪談紀錄。(鄧皓勻 攝影)
餐桌上的海味故事

除了耳機裡居民們自身記憶的述說之外,展場中能聽到一位女性用臺語唸唱〈十二碗菜歌〉〔註釋2〕,結合東北角海岸環境的聲音,作為產地到餐桌的一種敘事。展品《歲時餐桌》藉由顏色深淺(海域)、線條形狀(海浪)和桌面(海平面)上下位置,細節呈現魚、藻類、螺貝類等生物的生長環境。同時,連結到新富市場的攤商「阿城鮮魚號」,透過訪談說明海味從產地到市場的過程,以及漁貨消費文化的轉變。

展場中設有四個垃圾籃供觀眾翻閱。(鄧皓勻 攝影)

 

石在工作隊延伸展演空間「新富半樓仔」的概念,以「家」作為展場主要情境。特別的是有四個垃圾桶籃,分門別類裝著漁具、紙張、產業影響及個人留下的海廢;其中,紙張包含文資審議會議紀錄、漁民勞健保繳費通知單、售屋廣告等。隨著在垃圾籃裡翻閱的身體經驗,更深刻體會生存與生活議題如何纏繞於地方居民的日常。

展品《紀念品》向馬崗和龜山島/里居民徵集的遷徙紀念物。(鄧皓勻 攝影)
展覽,傳遞地方聲音的媒介

展品《紀念品》中,有一段口述龜山島島民如何透過詩和行動,藉此找到自身能夠表達的語言。「大海入厝」亦是如此,從地方發展出不同面向,在現實之外,積極創造多種社群表達和理解的管道。

 

〔註釋1〕:參考自龜山島社區發展協會,2019年7月。龜山島社區。

〔註釋2〕:為民間歌謠,有關為心愛人準備十二道菜的情懷。參考自國家文化記憶庫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