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現場》展場(忠泰美術館 提供)
作者:廖俊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忠泰美術館《感知現場—建築X藝術跨界展》(2022/10/15-2023/2/12)結束後,緊接著台北當代藝術館《超出建築—田中央+七位藝術家聯展》(2023/02/11-2023/04/23)開展,兩檔特展不約而同以「建築」為命題,讓觀眾看見藝術家、建築家操作空間的不同可能性,反思建築與藝術之間的關係,更藉由空間操作,給予觀眾多樣的身體感體驗。本文將藉由兩檔當代藝術展覽案例,分析建築藝術展覽的空間敘事,及具身體感的展示設計如何使觀眾重新經驗「建築」的美與功能性。
空間作為一種敘事工具
1.《感知現場》的反敘事
《感知現場》由策展人黃姍姍邀請藝術家王德瑜和建築師林柏陽共同創作,拆解、重構忠泰美術館的展演空間,以巨型氣囊包裹住展覽空間,擺置互動性的木構造裝置。跳脫原本功能性的白盒子空間,重新思考美術館本身作為藝術家操作素材的可能性,透過樓梯、天井、巨型氣囊、木構造,營造一個激發觀眾各種感知的空間。
20世紀中葉以來主導視覺藝術的「白盒子」空間,大大形塑了觀眾們對展覽的想像,總是期待步入一個光亮潔白的空間,觀賞陳列白牆上的藝術品,再輔以解釋性標籤,形成一種策展方在知識概念上的單向輸出。《感知現場》則期望喚醒觀眾對於空間、質地、聲響、身體尺度的純粹感知,透過空間營造,將知識經驗的主動權還給觀眾,打破以往「看」展的預設框架,讓觀眾用視覺以外的身體感官「體驗」展覽。
在《感知現場》中,空間成為「反敘事」的載體。大多數的當代藝術展,充斥著策展論述、藝術品介紹、動線引導等等,處處感受得到展覽的積極「敘事」,欲透過論述與藝術品的安排將策展概念或理論傳達給觀眾。反觀《感知現場》,展場沒有任何解釋性文字和工作人員的引導,更沒有預設給予觀眾任何框架或感知,策展人和藝術家積極地保持消極,追求一個被動、不傳遞任何訊息的空間,試圖排除任何主動敘事的可能性,以「反敘事」作為敘事,等待觀眾以身體、感官、呼吸以及互動親臨並感知現場,進而產生屬於自己對展覽空間的理解。
2.《超出建築》談建築的多元與異質性
《超出建築》以田中央建築事務所為核心,策展人王俊雄邀請蔡明亮、江國梁、林聖峰、黃聲遠、聶永真、姚仲涵、陳逸恩等七位藝術家,一起和田中央共構「超出建築」,重新理解、詮釋建築,透過藝術品的操作,解構建築的概念,並從不同角度探詢建築的意義和可能性,邀請觀眾走入展場用自己的方式再定義建築。
展覽共計十一件作品,其中聲音藝術家姚仲涵的作品《時間》,探討時間和空間的關係,透過直播技術將時空轉化成多異的符碼和經驗,建構出一場在場亦不在場的饗宴。
展間中擺置三個螢幕,一個與田中央建築事務所互相連線直播、一個空拍田中央建築與周遭街廓和基地、一個則直播姚仲涵的現場演出。電視螢幕彷彿一扇超時空的窗,時間的同步和距離的壓縮彰顯了科技發展下被改變的距離和空間感;而另一個螢幕直播姚仲涵的現場表演,藝術家將其所在的現場感受轉譯成聲音藝術,傳達給身處迥異場域的人們,觀眾能從直播中凝視演奏現場,並感受轉譯成音樂的空間感知。
展場透過三個螢幕與異地產生共時、共感的聯繫,使展場的實體空間與觀眾的感知空間形成落差。實體空間或許是客觀、僵固的,但感知空間卻會因時間或感官刺激而產生形變。
平面設計師聶永真的作品《假建築》,則將田中央的出版品、書籍,依據色彩和比例重構,堆疊出是平面也是立體的「平面柱」,並以此形塑空間、界定動線,除了直觀地透過空間敘事解構空間的概念,也回應平面設計與建築設計之間二維與3D的鴻溝,引起觀眾對建築量體的其他想像。
整體策展的論述脈絡將建築視為一個開放的場域,延伸田中央事務所嘗試與地方、環境融合的建築理念,展覽現場透過與藝術家的合作,實踐「建築」作為一開放性的概念所呈現的包容與異質性。如《Together》為田中央和藝術家們共作,有錄像、裝置、文件檔案等等不同媒材與觀點的作品,並陳在同一個空間裡,給予觀者如同嘉年華般、建築多義性(polysemy)之具體呈現,且此得以再反思建築的功能,進而「超出建築」。
與作品、空間互動,打造不尋常的觀展身體感
兩檔以建築、空間為題的展覽,提供了不同於傳統視覺藝術展覽的刺激。疫情時代下,許多展覽被迫取消或改成線上,採用VR藝廊、線上策展的模式,或在實體展覽中加諸許多因應防疫而生的限制,如強制戴口罩、嚴禁觸摸、限制人流確保安全距離等等,博物館中本來就存在視覺霸權現象,在疫情肆虐的情況下更被彰顯。在後疫情時代,從展覽中攫取的「身體感」更顯得彌足珍貴。因此,筆者欲針對實際參觀的身體感體驗進行論述,彰顯感官在觀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感知現場》中,在天井與一樓大廳之間搭建了一座樓梯,並隨著高度變化改變階高,而樓梯終點迎來的半透明氣囊也製造壓迫感,讓觀眾更留意步伐、注意重心,並改變身體姿勢因應突如其來的環境變化,而氣囊內的昏暗,暗示場域的轉化同時也強化了視覺以外的感官。
展場間的木構造,創造不同曲率的空間中的面供觀眾互動,觀眾可以隨著自己的直覺、創意和木構造互動,沿著曲面拉伸身體、將自己擠入木構造營造出的狹小空間、在木構造上搖擺、甚至在上面做體操等等,互動性的裝置提供觀眾開發自己身體的機會。同時,被動的媒介也彷彿是一種對觀眾的提問,使觀眾用身體思考該怎麼使用這些木構造,進一步打開自身對肢體、軀幹的感知。忠泰美術館在展期間也和表演藝術團體合作各種活動,帶領觀眾開發更多身體與展覽結合的創意,如瑜伽工作坊、河床劇團《50次呼吸》、周書毅與王榆鈞共演等等。
《超出建築》中,林聖峰建築家的作品《形成》,其角鐵交織出空間中的曲面,攀附在牆面和地板上,觀眾行走在角鐵曲面上,會因為縫隙大小不一和角鐵狹窄的接觸面,而更加留意重心和落腳點,過程中能清楚感受到曲面造成身體重心的轉變,也同時感受縫隙之間的光影。此作品透過單一材質的操作,營造獨特的空間質感,讓無機物彷彿有了生命,和行走其中的觀眾產生身體感的互動。
江國梁的《游水》,呼應田中央事務所所在地—宜蘭,將「水」的元素提煉出來,將對宜蘭的情感透過游泳、戲水的畫面表達出來。將錄像作品投影在樓梯、走道空間,使平面錄像產生立體空間的落差,觀眾得以實際介入錄像作品,可以自身身體或影子和作品互動。
當代館201展間的《Together》,在展間正中央構建了一座樓梯,周圍簇擁著的藝術作品,觀眾可以走上樓梯空間,利用架高的平台得以俯瞰、環視整個201展間,如此身體和視覺上的遼闊開放感,使樓梯成為匯聚、連接一切的橋樑,在俯視的視角中將不同領域的建築敘事盡收眼底。居高臨下的身體感,強調了視野的包容度,緊緊回扣了作品名《Together》和《超出建築》的策展論述。
實體展覽中無法比擬的身體經驗
以上兩檔展覽,皆為建築與當代藝術的跨域對話。《感知現場》將原本的白盒子空間轉化成大型裝置藝術作品;《超出建築》則匯集不同領域的專家,從本體論上討論「建築」作為概念,能否有更多可能性?
筆者在本文中描繪展場空間與觀眾互動的身體感,體現出實體展覽相較疫情時代快速發展的線上展覽,依然有其不可被取代的角色和地位,空間中的觸覺、肢體律動、空間感與立體感等等,都是目前線上技術無法複製的,這也是邁入後疫情時代的我們值得更加關注的議題。
(責任編輯:葉家妤)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