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千年南國—院藏越南主題文物特展】

千年南國

院藏越南主題文物特展

內容:

越南,這個有著近一億人口、欣欣向榮的近鄰,現代化的風景之下,藏著一段篳路藍縷的曾經。地處東亞與南亞之間,位於東南亞大陸部的沿海,地緣政治為這片土地帶來多變的命運,卻也孕育出獨特的風采。這是個讓人熟悉又陌生的南國,歷史帶著點苦澀,卻有著醇厚的底蘊——堅毅且溫柔。

本特展主要藉由院藏的古籍文獻及器物,依主題劃分三個單元,從「千年古國的人物群像」、「風行世界的大越陶瓷」到「半島之龍的機智外交」,重新認識19世紀之前「越南」的族群文化、藝術成就以及自我認同。千年來疆域的流動和文化的多元樣貌,與這塊土地上的越人、占人等族群間的競合密不可分,也與周遭其他國家的互動息息相關;獨特的陶瓷工藝美學,是越人對陶冶關鍵技術的掌握,也是對多元文化淘選後的品味呈現,在15至16世紀的世界貿易競技中大放異彩;而越人審時度勢,身段柔軟,總以機智的斡旋,為己身創造出最有利的空間,藉14至19世紀的文獻,得以一窺南國屹立千年的秘密。

千年古國的人物群像
越南國土狹長,海岸線綿延近3300公里。悠長歷史中,古國林立,自北而南的主要族群,大致可分越、占與高棉人。今日越南的主體民族─越人,是散居華南與越南北部的「百越」後裔,紋身、善水,能鑄造精美的銅鼓,後者成為越南重要的文化象徵。公元2至10世紀間,中國歷朝不遺餘力地將此地納入版圖,因而留下典章制度、陶瓷工藝等文化影響的痕跡。占族,世居越南中部,與鄰接的高棉人和馬來世界往來密切,早期篤信印度教與佛教,深受印度文明薰染,從10世紀遺存的華麗林迦罩,得以遙想占婆國當年的輝煌;後期逐漸伊斯蘭化,文化面貌也開始轉變。越、占雙方千年來的競爭與互動,以及外來文化折射出的本地風格,共同交織出今日越南豐富而絢爛的文化內涵。

風行世界的大越陶瓷
18世紀之前,瓷器的燒製始終籠罩著神秘色彩,而越南北部是世界上極少數很早就掌握了陶冶秘訣的地區。自陳朝(1225-1400)後期的14世紀,越南陶瓷已出口到印尼、日本、台灣等地;到了黎初朝(1428-1527)、莫朝(1527-1592),北方的中國正實施海禁,越南陶瓷迅速填補了市場空缺,將貿易網絡擴及東北亞、東南亞、西亞與非洲北部,當中又以東南亞島嶼部為最重要的客戶。此時的主要產地為今日海陽的朱豆窯、河內的昇龍窯等。半脫胎的白瓷溫潤如玉;青花瓷胎釉溫厚,氣質清雅,器形大者端整,小者精巧,紋飾或細緻或寫意,自在宜人。而以釉下青花搭配釉上紅綠金彩,構成複雜絢爛的「越式鬥彩」,則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獨特美感。

半島之龍的機智外交
在東南亞半島地區東側紮根的越人,相傳為炎帝神農氏的後裔、龍種雒龍君的子孫,創世神話揭示了他們與北方大陸的綿密關係。幾千年來,文化順著山水相連滲透其中,卻也時時遭逢主體被兼併的危機。被統治了千年以後,越人於公元939年成立吳朝,自此北面中國,南臨占婆,國際角力的情勢從14世紀晚期明太祖書寫的國書草稿中可見一斑。尤其是面對著文化上孺慕,軍事上戒備的北方強權,18至19世紀清宮舊藏的文獻彷若縮影,呈顯越南如何憑著頑強的軍力,靈活柔軟的手段,處理幾個世紀來的大小外交衝突。機智讓這個堅毅的南國度過無數興衰歲月,在半島上一次又一次地綻放。

展覽日期:2022/08/20-11/20

展覽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9:00至下午5:00

展覽地點:故宮南院1樓S101展廳

展覽網址:官網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