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官方網站 第三期新訊專文發布】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

官方網站 第三期新訊專文發布

內容:

主題:新冠疫情下的人權挑戰與恢復力

2020年開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經歷幾波大爆發,在防疫的目標下,國境封鎖、封城、社交距離、口罩令等防範措施徹底顛覆了全民的生活。疫情蔓延之際,原本已常被社會遺忘的邊緣群體,處境更是困難,他們的人權受到最大衝擊。本期收錄四篇文章都是討論疫情期間的行動,如同狄更斯《雙城記》小說寫到:「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無情的疫情推向人權的墜落,卻也看到公民社會力量的反彈。

本期第一篇新訊《1.5公尺的裂縫 仍存在著光》為臺灣長期關注無家者議題的非政府組織—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朱剛勇帶來的展覽案例。自2017年起多個社會邊緣群體的非政府組織藉由策展為方法,每年以「貧窮人的台北」展覽,進行都市貧窮議題的倡議行動。2021年臺灣疫情升溫進入三級緊戒,社會邊緣團體所受到的歧視與污名更加嚴重,「貧窮人的台北」改以線上展覽的方式持續進行倡議行動,讓貧窮經驗者在疫情期間的生活與心情能被看見。正如作者所說1.5公尺的防疫社交距離,反映人共同性的斷裂,持續透過「貧窮人的台北」特展發聲,在疫情期間不被遺忘。

另一篇新訊《是封城還是鎮壓?》由菲律賓籍記者麥可貝‧楚恩(Michael Beltran)向我們揭露菲律賓疫情下的人權危機,除了糧食與醫療資源不足、經濟不平等加劇,更看到當權者如何利用防疫封城進行更嚴厲的鎮壓,包含2020年7月「反恐怖主義法案」通過,作者憂心透過法律合理化國家暴力,同時本篇文章讓我們看到公民團體力量的持續對抗,在危機中爭取民主人權的空間。

專文《疫情下的印尼人權》呼應菲律賓的狀況,印尼非政府組織婆羅州連線(Link-AR Borneo)的專案經理葉爾潘・法里耶蒂(Erpan Faryadi)為我們書寫出印尼在疫情擴散面臨的人權侵害,一連串錯誤的政策引發經濟與社會問題,人民的自由與權利受到前所未有的壓縮,因此公民團體發起網路平台以此監督與收集資訊作為反制,以此讓公民有機會在疫情下彼此串連持續行動。跨國移工在疫情期間受到的歧視與不平等對待更為明顯,反映出長期以來他們面對不公不義的處境。專文《「非遊記」 以歌謠與當代藝術交織勞動者的生命故事》,由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駱麗真與研究組副組長詹話字撰寫,從今年「非遊記」特展談起該館如何透過當代藝術創造社會議題討論的空間,以及該展如何講述移動勞工所面對的壓迫與困境。

 官方網站:https://fihrmap.nhrm.gov.tw/web/?g=welcome

 聯絡人:莊小姐 02-2905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