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新訊】舞動社群參與之力!國立臺灣博物館與東南亞移民工的「百年對話」

「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特展由國立臺灣博物館策劃,展覽時間從2022年9月27日至2023年6月18日。圖為館藏的木質平面傀儡,透過印尼移工人際網絡連結到操偶師,協助策展團隊指認各個傀儡的角色與故事,讓展覽內容更加豐富。(國立臺灣博物館 授權)

作者:鄧皓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感謝國立臺灣博物館「百年對話」策展人袁緒文提供部分圖像與資訊

「社群參與」已成為今日博物館定義的重要價值之一。除了創造參與和發聲的平台,博物館與社群之間,還有什麼相互影響的可能呢?


博物館新定義結果出爐:走向未來的起點


國立臺灣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博館)「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特展(2022.9.27—2023.6.18),以館內日本時代採集的南洋類藏品為媒介,特別和在臺的東南亞社群合作,共同進行本展的藏品研究與詮釋,呈現當代博物館社群參與的成果。

「百年對話」始於門口兩側相對的燈箱:右側為東南亞移民工,左側則引用了臺博館首任館長川上瀧彌至南洋考察時的一段話。據袁緒文策展人表示,此處展示設計是希望藉由百年前的博物學者在南洋考察時的感受,與當代東南亞移民工在臺灣展現多元文化的樣態,映照出:「東南亞是藝術豐富多元的世界」。(袁緒文 攝影/授權)
展場中除了臺博館藏品之外,也包含在臺東南亞社群分享和提供的展品,從中感受他們在臺推廣母國文化的活力。(袁緒文 攝影/授權)

 

「百年對話」的四大路徑

百年對話展場主要分為四區:「旅行椰蔭之地」、「信仰同來 藝術同在」、「季風帶的風土民情」和「移動與相遇」。走入「旅行椰蔭之地」,跟隨日本時代臺博館首任館長川上瀧彌的腳步,一窺他於東南亞地區考察的移動路徑與成果,展場中陳列他蒐集的文物、標本和《椰子的葉蔭》一書,而臺博館與東南亞的「百年對話」也自此展開。

接續「信仰同來 藝術同在」與「季風帶的風土民情」展區,則分別以信仰和食衣住行的角度,呈現東南亞地區的傀儡、匕首、面具、模型、器具、服飾等藏品,刻畫當地人、環境與藝術交織的豐富樣貌。展覽尾聲以「移動與相遇」作為總結,設計便利貼留言區,觀眾可以在分享心得之餘,透過東南亞移民工在臺博館的活動照片,彼此看見、理解、進而有機會擁有不同的視野。

「旅行椰蔭之地」展區,說明臺博館南洋類藏品的來源以及如何成為展覽的基礎。(鄧皓勻 攝影)
「信仰同來 藝術同在」展區,展示自日本時代採集而來的舞劇面具館藏,對應當代東南亞社群於臺博館展演的照片。(鄧皓勻 攝影)

 

深化社群參與的影響力

開啟百年對話的社群,以在臺東南亞移民工為主。展覽中,展板除了策展團隊所研究生產的知識外,亦包含東南亞移民工對於藏品的想法,或是他們所提供的相關展品。他們的參與,不僅分享自身對於藏品的認識,更促進了博物館與專業社群的聯繫,有助於典藏研究的知識累積。


Let’s take action!當博物館與公民一齊行動


例如策展團隊針對館藏的克力士匕首(Kris/Keris),訪談來自印尼爪哇的收藏家、新住民和在臺舞蹈家,延伸出匕首於當地脈絡的文化價值,甚至在不同身份與情境使用下的多元意義。另外,館藏的木質平面傀儡,則透過印尼移工的人際網絡,連結到家鄉少數傳承技藝的操偶師,協助策展團隊指認各個傀儡的角色與故事,讓展覽內容更加豐富。

克力士匕首為印尼爪哇男性的必備刀具,一般用於宗教儀式、慶典或舞蹈飾物,對爪哇人具有特殊意義,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克力士匕首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國立臺灣博物館 授權)
即使同樣來自印尼爪哇,不同身份與情境之下對克力士匕首仍有不同的認知,展現了社群與藏品的多元和多義性。(展覽影片〈當代印尼社群與館藏克力士匕首〉截圖)

 

臺博館自2007年持續辦理與在臺東南亞移民/工相關活動,多年來的互動經驗,擁有一定程度的資源與開放性,讓移民/工共同參與博物館的知識詮釋過程,協助具有歷史價值的館藏加入當代意義。博物館和社群參與合作的力量,在面向公眾的同時,也具有為社群或博物館自身帶來影響的可能。

 

執行編輯:郭冠廷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