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立教育博物館如何透過展覽與教育活動,強化大眾對LGBTQI+議題的思辯意識?圖為2021 年法國巴黎的同志大遊行。(Photo by Norbu GYACHUNG on Unsplash)
作者:張芸榕(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研究生)
*本文圖像由法國國立教育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 l’ éducation,簡稱MUNÉ)授權使用
2019年5月17日[註1],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但同志權益仍存在世代鴻溝,普遍家長對兒童接觸「性平教育」與「同志教育」感到憂慮,甚至反對[註2]。究竟,該如何改變這個狀況?
早在2013年,法國已承認同性婚姻的合法性,實踐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但法國校園中仍充斥著對LGBTQI+的歧視與偏見 [註3],故法國教育部為加強自2012年以來實行的反恐同宣導計畫,於2015年擴大邀請民間反恐同協會到校園舉辦工作坊,矯正學生從媒體習得的錯誤觀念,陪伴同志們對抗社會的不友善。法國國立教育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 l’ éducation,以下簡稱MUNÉ)也在教育政策引導下,展開典藏及展覽論述的轉向與跟進。
MUNÉ協同諾曼第LGBTI 中心(Centre LGBTI de Normandie)、庇護協會(Le Refuge)等民間團體,於2018年展開典藏修正計畫「無關性別與傾向:Munaé 收藏中的教育和LGBTQI+(Peu importe le genre et l’orientation sexuelle : Éducation et questionnements LGBTQI+ dans les collections du Munaé)」,探究教育史和LGBTQI+之間的關係、檢視館藏的不足,並企圖融入更多元的詮釋觀點。藉由本計畫,補足過去在男性霸權下稀缺的女同性戀紀錄,也透過校園反歧視政策,持續將徵集的作品與資料納入館藏,豐富館舍LGBTQI+的論述題材。
2020年,MUNÉ進一步與「法國同志大遊行」合作,舉辦特展「教育與LGBTI+:對抗歧視的歷史(Éducation et LGBTI+ : Un peu d’histoire pour lutter contre les discriminations)」。展覽藉由回朔歷史及爬梳文獻檔案,從宗教、醫療、性教育、文學及兒童文學五個面向,抽絲剝繭探究過往的教育如何形成對LGBTQI+的錯誤認知。例如藉著解讀過去宗教經典,紀錄與分析宗教的影響力「如何鞏固異性戀作為唯一的霸權」,同時形塑性別刻板印象。而在醫學方面,19世紀末普遍認為同性戀是違反自然的行為,進而提出精神治療的理論,甚至認為透過大腦手術可以治療性傾向。1950年代法國的教科書即以此背景,將同性戀病徵化,並提出「同性傾向」的解決方案進行教育。
同志族群不容於社會的現象,在過去文學作品與教材中亦時常可見。例如:法國著名詩人Paul Verlaine (1844-1896) 和 Arthur Rimbaud(1854-1891)是法國高中必修的教材,但兩位詩人的浪漫關係,長期在教科書中以「友誼」說法遮掩,或以酗酒和精神問題污名呈現。另一方面,同性小說中女同志隱藏的身影,反應了她們在文壇裡「被消失」的處境。當時間拉回近代,兒童與青少年文學中,直面描述或討論LGBTQI+仍有其困境,但20世紀以來,逐漸出現不少以同性戀或跨性別身份為主題的著作,突破社會禁忌之外,期待能進一步輔助人格發育中的讀者認識自己、培養思考能力,從而建立自我認同。
法國國立教育博物館以回望教育史的方式,探討現今價值觀差異的形塑根源,促使大眾進行思辨、瞭解文化的複雜性與多樣性,致力於達到多元與平權的理想。面對敏感的LGBTQI+議題,法國國立教育博物館作為公信力的象徵,運用館舍專業與特色典藏,定期開辦研討會、提供教學資源並協助教師培訓,除了發揮博物館的基本功能,也積極回應當代LGBTQI+議題、帶動社會福祉推進,可作為博物館舍借鏡參考之典範。
註釋1:同志曾被認為是精神疾病,終在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把同性戀從疾病分類中除名,同志人權組織紛紛選定5月17日作為「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
註釋2:2018年我國九合一大選綁公投中,五條關於同志婚姻平權、性平教育等的公投案,都呈現對同志權利不友善的結果。高達60%左右的民眾對同志婚姻條款表示反對,且根據行政院性別平等處的民意調查結果,40 歲以下的民眾高比例(六成四以上)贊成同志婚姻平權條款,40 歲以上的民眾則高比例(五成以上)反對,呈現世代觀點的差異。
註釋3:法國SOS反恐同協會(SOS Homophobie)提到,2017年法國校園中的恐同歧視通報件數增加38%,一方面顯示受害者或他人更願意為歧視現象挺身通報;另一方面,挺身而出的同時,代表須面臨更多異樣眼光。而LGBTQI+青少年試圖自殺的風險比起其他青少年平均高出4倍。法國公眾意見機構(Institut francais d’opinion publique, Ifop)2018年的調查結果也顯示,仍有18%的LGBTQI+高中生與大學生曾在調查前的一年內遭受性別歧視、騷擾、羞辱與霸凌,許多LGBTQI+的未成年學生在受訪時表達自己的校園經驗非常糟糕。而這些歧視,不僅可能導致LGBTQI+學生自我封閉、課業退步、輟學、休學,嚴重時甚至導致自殺。
參考資料:
- 法國國立教育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 l’ éducation)
- Réseau Canopé(隸屬法國教育部的出版及推廣機構)
- 法國教育部網站
- 諾曼第LGBTI 中心(Centre LGBTI de Normandie)
- 庇護協會(Le Refuge)
- 「無關性別與傾向:Munaé 收藏中的教育和LGBTQI+(Peu importe le genre et l’orientation sexuelle : Éducation et questionnements LGBTQI+ dans les collections du Munaé)」典藏修正計畫網站
- 「教育與LGBTI+:對抗歧視的歷史(Éducation et LGBTI+ : Un peu d’histoire pour lutter contre les discriminations)」特展網站
延伸閱讀:
- 【博物之島新訊】英國第一間LGBTQ+博物館盛大開幕!「酷兒大英博物館」發聲彩虹精神
- 【博物之島新訊】跨時空回顧LGBTQ歷史!美國同志博物館以多元文獻為同志發聲
- 【博物之島專文】自然允許,文明禁止?從科博館「百年好合:當代婚姻之旅」看婚姻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