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美術館臺灣兒童藝術基地於今(2022)年9月正式營運。(國立台灣美術館 授權)
作者:楊愉珍(自由作者)
當美術館不再是肅穆禁止喧嘩的殿堂,而是充滿兒童歡聲笑語的學習空間,這裡是甫才開幕的臺灣兒童藝術基地(以下簡稱兒藝基地),隸屬於國立台灣美術館,於今(2022)年9月正式營運。
兒藝基地以「未來教育」為核心精神,在籌備過程中,改變傳統成人角度規劃模式,鼓勵兒童一起參與及發想,成為共創夥伴,最終讓基地化身為感受、創造、思考藝術的兒童創作實驗場。
當孩子成為共創夥伴!以兒童為設計主體
目前,兒藝基地規劃有「教育展示」與「互動體驗」兩大空間,教育展示空間現正特展「你看!?」鼓勵兒童參與內容產製,展覽籌備前、中期便邀請20幾位兒童訪談,分享他們對美術館的各種回憶、想像,以及對館藏的感受與看法,最終,成為「看看、想想、聊館藏」單元重要的展覽內容。
此外,館方也透過多次工作坊活動,了解兒童對展覽的理解程度,並徵詢他們的意見以改善教具使用方式。例如,發現兒童難以選擇想要的故事圖卡,而將圖卡分門歸類標示;也回饋希望圖卡多重前後鋪排的需求,將圖卡臺座調整為放置多張的設計,利於兒童安排角色多元場景、與同伴一起說故事。
你想怎麼說故事?互動體驗空間的分齡設計
互動體驗空間則分為好奇洞、故事洞、創造洞、變形洞、穿越洞等五大區,採人數限量的預約制參與方式,每場次長達1.5小時,依據不同學齡兒童的學習能力與需求,設計融合館藏藝術元素的體驗,鼓勵孩子感受新奇、大膽嘗試。
針對學齡前兒童,牆上設置不同觸感的素材,刺激對藝術的感知與想像。主要教具則選擇版畫,例如以廖修平系列版畫製成積木,針對其注重形狀、色彩、不受光線構圖影響,簡單又拙樸的藝術形式,成為引領學齡前兒童進入藝術的敲門磚。
對於4歲以上兒童,則鼓勵他們恣意發揮創造力,引導其練習運用分析、思辨力。如在「典藏故事小劇場」,使用選自館藏品的故事場景、角色圖卡及圖卡臺座,讓孩子搭設屬於自己的小劇場,令人驚喜的是,孩子竟突發奇想發明出圖卡故事接龍的新玩法。而進階版的「光影製片廠」,則需先從角色池中選拔主角,搭配場景投影片創作劇本,最後在「製片廠」錄製影片,讓孩子了解如何創作數位藝術,並化身自編自導的小導演,練習如何組織故事,及與他人互助合作完成影片。
123,一起來創意思辨!
兒藝基地策展人王惇蕙提到,批判性思辨(critical thinking)是臺灣教育比較少的一塊,故希望透過較簡單的方式,讓大家練習思辨過程。來到馬白水《太魯閣(紫調)》前,兒童可以觀察為何畫中山水與現實世界不同?思考畫家想要表達什麼?換成自己會如何創作?再試著用色彩繽紛的磁鐵,貼出心中的一片風景。
此外,基地也由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關係出發,讓兒童能對未來世界盡情想像和探索。「濁水溪靜悄悄」區將林惺嶽《濁水溪》中的色彩元素,特製成屏風、石頭座椅等教具,鼓勵大小朋友共同搭建說故事的秘密基地,並藉著親子共讀溪流、山林等主題繪本,一起到變幻無窮的大自然探險。
人與環境的關係,則體現在「沒有規劃的都市」中,從欣賞不同城市風貌的畫作,引導兒童聯想與自己居住的房屋街景有何不同?並鼓勵同伴合作,運用各式齒輪、長臂造型的大型積木,大膽想像、天馬行空蓋出自己喜歡的城市面貌。
參考資料:
- 兒童藝術教育新重鎮 國美館「臺灣兒童藝術基地」即日試營運(新聞稿)https://www.ntmofa.gov.tw/information_1078_146904.html
- 臺灣兒童藝術基地場內學習卡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