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新訊】什麼是完美的時刻?國立台灣美術館特展「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

國立台灣美術館「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特展,展期至2022年11月27日。(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作者:陳又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對人們而言,什麼是完美的時刻?現代社群媒體發達,如Instagram、抖音等影像為主的平台更是蔚為風潮,網美們盡力想要拍出一張張最好看的照片,以持續獲取粉絲的眼光。然而在光鮮亮麗的照片與生動短片下,這些「完美時刻」是否真正反映出人們的生活實況?

曾被荷蘭國家博物館館長Taco Dibbits讚譽為「20世紀最後25年最重要的攝影師之一」的攝影藝術家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他反而以裝置、古典繪畫構圖、現代攝影手法等多元創作方式,嘗試捕捉人性中的脆弱與生活中的不完美,以此追求「完美的時刻」。

奧拉夫《愚人節》系列〈早上9點45分〉(April Fool,2020),呈現疫情之下人們的迷惑情緒。(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現正展於國立台灣美術館(下簡稱國美館)的「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特展,由韓國水原市立美術館策展人朴賢珍策劃,分成四個部分:特別展區「引經據典:12位大師與埃爾溫‧奧拉夫」、第一分區「情境時刻:敘事性演出」、第二分區「城市空間:奇幻意境」、第三分區「經典圖像:超越當代」。在特別展區中,呈現出奧拉夫如何受到荷蘭國家博物館作品的啟發,這些作品有許多來自16—17世紀左右的荷蘭黃金時代(Dutch Golden Age),當時荷蘭的藝術市場發展蓬勃,出現大量描述民間生活百態和異國風情的畫作與肖像畫。因此從奧拉夫的作品中,常常可以見到古典繪畫構圖的特色與影響。

而在第一展區的裝置作品《鑰匙孔》(The Keyhole),觀眾於查看作品內部的同時,也正在被作品中的角色凝視著。正如我們使用IG這類社群媒體的時候,不也像透過小小的鑰匙孔,來窺探他人的「完美時刻」嗎?只是這些「完美時刻」有哪些是被編輯美化過、又有哪些是真實的樣貌呢?

裝置作品《鑰匙孔》(The Keyhole,2012)。(上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下圖:陳又真 攝影)

 

在動態肖像的裝置作品上,奧拉夫拍了兩組五頻錄像,分別是《上海動態肖像:觸摸我、愛我、看著我、聆聽我、塑造我》與《棕櫚泉動態肖像:聆聽我、感覺我、記住我、教導我、抱著我》。在特展中,這些作品同時放在一個小型通道裡,通道兩邊的牆上各掛上5個錄像作品,收錄了10位女性的短片影像,這10位女性年齡涵蓋青少女到年長女性。影片中的每位主角都會在某個時間點,轉過來看著觀眾說出一句話,這些簡潔有力的短句包括:「看著我」、「觸摸我」、「記住我」…等,雖然只有短短幾秒鐘,卻似乎完美地捕捉並道出了許多人們的真實心聲。

面對面放置的《上海動態肖像:觸摸我、愛我、看著我、聆聽我、塑造我》與《棕櫚泉動態肖像:聆聽我、感覺我、記住我、教導我、抱著我》裝置作品。動態肖像會固定對觀眾訴說簡潔有力的短句。(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而全場唯一的動態雕塑作品《旋轉木馬》,中間是一位蒙眼跪坐的人,他身邊有六位無頭的身體繞著他緩緩迴轉,帶著某種陰鬱而詭異的氛圍。這件作品可說完美反映了許多人的生命困境——不知道自己是誰,看不清楚真相,只能跌跌撞撞前進,而身邊的人看似衣冠楚楚,卻也是盲目或迷失的狀態。

《旋轉木馬》動態雕塑。(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本展有系統的呈現奧拉夫40年來創作的作品,使觀眾思考什麼是「完美時刻」?每個人的定義都不會一樣,而奧拉夫以對不完美的關懷找尋他個人的定義。他本身有肺部健康的困擾,但正如「完美時刻,未竟世界」的展覽名稱,這位荷蘭藝術家的追尋尚未結束。

現今世界局勢變化多端,包含美中貿易戰、新冠病毒疫情、俄烏戰爭、社群媒體泛濫等各種牽一髮而動「全體人類」的現象,本次特展正好不斷地提醒觀眾:即使在21世紀後的現代,仍然是個持續演變中的、不完美的未竟世界,我們仍要持續追尋屬於自己的「完美時刻」。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