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新訊】探索一同棲居的可能:挪威科德博物館「鄰里:我們如何共同生活」提出新住宅模式

挪威卑爾根科德博物館於今年五月推出展覽計畫「鄰里:我們如何共同生活」, 探索「共同生活」的可能性。(Credit: Dag Fosse / KODE)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挪威卑爾根科德博物館(Kode Museums)於今年五月推出展覽計畫「鄰里:我們如何共同生活」(NEIGHBOUR: How Can We Live Together),探索「共同生活」(co-living)的生活模式,能如何改善住房問題,並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

由科德博物館、挪威國家藝術、建築和設計館(The National Museum of art, architecture and design、「卑爾根城市建築團隊」(Bergen City Architect)以及建築師「Helen & Hard」所共同策劃,此展對挪威當前所面臨的人口問題做出回應,包括:大幅增長的老年人口、在年輕族群中不斷升高的孤獨感、進入房地產市場逐漸高升的難度,以及其他包羅萬象的環境問題,這些圍繞「住房」的種種問題皆需新視角切入,進而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

大型裝置〈我們所共享的:共居模型〉是由挪威建築師「Helen & Hard」和挪威國立博物館合作策劃,此裝置原展於2021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北歐國家館。(Credit: Dag Fosse / KODE)

 

〈我們所共享的:共居模型〉(What We Share: A Model for Cohousing)為展覽的核心,該裝置原展於2021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北歐國家館。基於挪威西南城市斯塔萬格(Stavanger)的公共計畫「Vindmøllebakken」,該項目是由「Helen & Hard」和挪威國立博物館合作策劃,他們提出共享和同居的新想法,並使用原始木材打造這一座基於共享理念的棲居空間。共居模型的木結構空間可提供不同程度的公共性和隱密性,內容包括:大型廚房、公共書桌、遊樂區和私人臥室,觀眾能進入這座大型裝置,親身體驗未來棲居的可能。

〈我們所共享的:共居模型〉 提供不同程度的公共性和隱密性,內容包括大型廚房、公共書桌、遊樂區和私人臥室。(Credit: Dag Fosse / KODE)

 

展覽的一部分尚借鑒了「卑爾根城市建築團隊」領導的實驗性研究項目「BOPILOT」中所提出的多重方案。通過與不同社區和年齡層的對話,該項目探索了未來可能的住房提案,並藉由與房地產開發商、企業和城市規劃師的連結,從中去做進一步的發展,期望找到最能替代目前挪威國內住宅的方案。在展覽中,觀眾不僅能貼身體驗〈我們所共享的:共居模型〉的空間結構,同時能經由展出的未來住宅模型,思考挪威國內的住房問題以及延伸之社會議題。

「鄰里之夜」是由科德博物館所策劃的美術館之夜活動,目的在於促進有機的對話。(Credit: Dag Fosse / KODE)

 

為了增進有機的對話,科德博物館更在展覽外籌辦了「鄰里之夜」(NEIGHBOURHOOD EVENING), 邀請了當地社區觀眾前來參與討論,從不同的公共住房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中,探討當地社區如何能更有效地進行合作,創造良好且具永續性的建築。究竟,新的集體住宅形式能否幫助解決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作為文化空間的博物館,如何與社區連結,進而提出能解決未來住宅問題的方案?這些皆是這項具前瞻性展覽計畫期望能獲得的想法與聲音。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