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新訊】聽見被社會淡忘的聲音:台北當代藝術館「非遊記」的異文化對話

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TAIPEI)「非遊記」特展透過聽覺,吟唱移工來台的生活困境與無奈。展覽將持續展至2022年7月17日。圖為施永德作品《不同吸引力 II:移鄉》。(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 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作者:黃小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現代博物館除了需具備展示教育的功能,伴隨文化平權意識抬頭,更被期待作為討論社會議題的公共場域。然而,跳脫主流文化的框架,博物館該如何觸及社會中的少數族群,進而透過展示為其發聲?台北當代藝術館「非遊記」特展,以東南亞移工的第一人稱視角,帶著觀者(visitor)進入移工們的日常生活,揭露我們未曾觸碰過的「臺灣」,聆聽容易被社會淡忘的微弱心聲。

展覽門票以錄音帶的意象呈現,透過文字與歌謠等藝術作品,希望觀者能「聽見」移工們的心聲。(黃小聞 攝影)

 

「你聽見了嗎?」,整場展覽從一捲錄音帶的意象開始,透過聽覺感知,使觀者跳脫主流文化的視角,體驗一段鮮少被翻閱的生活記憶。有別於一般對於出國遠行的想像,展覽在訴說移工遠赴他鄉的生活型錄中,沒有關於流連異國的風景描繪,或對異文化見聞而產生的興奮感受,而是透過吟唱勞動歌謠,重現國家發展政策中,弱勢群體的勞動型態與日常生活,亦揭露移工在臺灣社會中的人權議題。全展分為兩個單元進行敘事,分別為第一軌的《我們可不是來玩的》及第二軌的《再等我三年》。

 

第一軌:《我們可不是來玩的》

本展區由「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提供的文字書信及媒體素材,聚焦在1990年代移工來台後的生活再現。作品《非理性的選擇》,透過移工畫家陳氏桃(TRẦN THỊ ĐÀO)的《人生三部曲》拋出移工來台前的各種想像,同時利用《四方報》及「唱四方」的媒體素材,道出來台移工對家的無限牽絆。然而,來台後所面臨的種種現實,卻遠超出想像。

R106展間還原「北車地板圖書館」的場景,為燦爛時光書店擺設於北車大廳的書攤,讓東南亞籍的愛書人士能在週末閱讀母語撰寫的書籍。作品:《非主流的感情》,藝術家: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 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非理性的選擇》展間中,以畫作及歌曲對比移工來台前後的心境落差。畫作作家:陳氏桃(TRẦN THỊ ĐÀO),影片提供: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黃小聞 攝影)

 

《非線性的逃逸》展間中,更利用大量的黑白布條將空間切割,營造出一種身處迷宮似的迷茫感受。「逃?不逃?」布條上的文字敘述出移工進退兩難的內心世界,對比強調人權治國的臺灣,在社會中仍有其觸碰不到的黑暗。

以黑白布條的方式,營造失序混亂的空間,藉此比喻移工內心的茫然與衝擊。作品:《非線性的逃逸》,藝術家: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黃小聞 攝影)

 

第二軌:《再等我三年》

時空背景拉回到冷戰期間的反共思潮,第二軌展區《再等我三年》利用泰國的摩蘭歌謠及臺灣原住民的林班歌,交錯出勞動社會中的意識型態。摩蘭歌謠是位處泰國東北的伊善人,用來傳唱生活及民間傳奇的媒介,卻因為政府反共意識介入,成為政治宣導的工具。爾後,伊善更受美國挹注大量資金,視為反共壁壘,徹底改變了當地居民的生活型態。同樣來自生活,臺灣原住民的林班歌亦記載了當時作為伐木工人的人生百態。然而,隨著《流浪記》展間的敘事脈絡,從日治時期的伐木到國民政府的造林,最後到原住民還我土地的倡議活動,均可看出統治政權對原住民生活的擾動。歌謠作為文化載體,記錄生活的同時也建構了吟唱者的身份認同。「何時才能回歸家園?」摩蘭歌謠的內容變遷,道出大環境下無力招架的失根困境。

以卡拉ok的卡帶手法,將原住民失去家園的流浪心境投影在牆面上。作品:《流浪記》,藝術家:大大樹音樂圖像。(黃小聞 攝影)

 

從社會中的多數族群切換到弱勢群體的生活視角,博物館展示成為觸碰社會議題的媒介。本展透過藝術的呈現手法,讓觀者能藉由「身體感知」,同理移工生活的悲喜與矛盾,並利用歌謠及口述歷史等方式,使生硬的史料更容易咀嚼吸收。然而,當展示結束之後,這些聲音是否又將再次被大眾淡忘?博物館的文化平權實踐,其關鍵或許便在於你我——未來從個體所發酵出來的行動之中。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