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緣美術館《對焦1.0・質性藝術NO:2》展讓當代藝術走入佛教美術館,如何協調傳統與開放的拉鋸呢?(魏瑛慧 攝影)
作者:鄭秀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當代藝術好難懂啊!」這或許是不少民眾心中發出的吶喊,尤其是給人莊嚴形象的宗教博物館,通常展出佛教、歷史文物展,或是佛教畫、傳統工藝展,面對充滿多元性、不確定性的當代藝術,宗教博物館該如何與當代藝術形成交流與參照?
當代藝術的包容性,尊重傳統空間的協調之舉
2021年十月底,佛光緣美術館由策展人魏瑛慧策畫了《對焦1.0・質性藝術NO:2》當代藝術展,對於展覽空間較為制式的佛光緣美術館實為一大挑戰。在策展人與館方多次協調之下,藝術家們於不影響作品概念的情況下微調展出方法。館方更在官網上提供每件作品的創作紀錄片,完整呈現創作到展出的心路歷程。
「一剎之寂、一直都在」的思維,長期為藝術家阿卜極自我淬鍊生命實踐的核心,其《觀相系列》藉由木材、炭粉裝置現場的作品,對於地面炭粉元素做了更動。陶亞倫則透過作品《超真實世界》彰顯人的意識複本,預示並且挑戰人類未來身心靈的邊界擴展可能性,而美術館也透過增加志工提升引導頻率,加強科技媒體VR與民眾的互動過程。
簡勁的筆痕,直指吳銀海身心靈共振的軌跡,透過物質的顯性凝鍊而成的平面創作作品,佈展過程也得試圖避開展示櫃的玻璃接縫。「我顯現,故我存在」,面對虛實交疊存在本然探索的鄭秀如,《移動中的真實》以去物質性的空間裝置,將原本直接描畫在展出空間牆面與地面的輪廓線,改為轉畫在PVC板上。面對傳統的展示空間,藝術家均需適度調整作品,與展出空間達到恰當的平衡點。
退場的說明牌,踏出開放詮釋的第一步
展出作品旁並置作品說明牌,是佛光緣美術館行之有年的佈展方式,但對當代藝術「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註1〕的發展來說,重要的是開放詮釋作品的觀點,如此較有機會展開多元藝術思維觀看與參與的可行性。然而,作品說明牌可能為美術館志工與觀眾仰賴已久的依據,若缺席,則造成理解作品的線索形成拉鋸,這樣一來理解作品路徑的懸缺、落差該如何解決?
碰巧正值後疫情時代,民眾明白實聯制的重要性,同時亦熟悉數位手機掃描行動條碼(QR Code)的操作,在此拉鋸下QR Code扮演轉圜、解套的關鍵角色。因此,我們發現整個展場找不到任何作品說明牌,只看到藝術家作品旁貼著QR Code,在志工引導之下,讓想理解藝術家創作理念的民眾,有機會進一步獲得訊息。
館方也表示,這是開館以來第一次不放作品說明牌,包括整個空間佈展方式的改變,讓民眾如此親近作品、體驗互動,甚至可以直接踩過作品。活絡的場面調度、鬆動原本固化的展出機制,對於佛光緣美術館連結當代藝術的展覽是一大突破,也讓該館未來跨足當代藝術的展出更有信心。
註釋:
- 去中心化:法國文學批評家、符號學家Roland Barthes於1968年發表的「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論說認為:「作品除了他本身擁有的象徵外,並沒有任何用處。作品會產生脫離,聲音失去了原本的主人,作者將步入死亡,寫作也會因此而生。」將作家與其作品進行切割,強調讀者有闡釋作品的權力。詮釋作品觀點的開放也蔓延至當代藝術場域,強調觀看藝術過程的能動性(agency),意圖延伸作品的可變動意義。
資料來源:
-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對焦0.質性藝術NO:2」藝術展
- 呂佩怡〈當代藝術從白盒子空間到古典歷史建物空間—以英國沙奇畫廊的新選擇為案例探討〉
- Roland Barthes, Image Music Text, Trans. Stephen Heath, London: Fontana Press, 1977, p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