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新訊】大自然中也有LGBT?科博館主題導覽帶你探索多元的動物性生活

科博館推出LGBT導覽「從自然界的多元性別到人類的LGBT」,圖中解說員以展場的珊瑚礁魚類搭配圖片,說明小丑魚的性別轉換。(魯志玉 攝影)

作者:謝文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

「你知道大自然中也有LGBT嗎?」

「美國黃石公園的棕熊媽媽們彼此結盟、共同育兒,像家庭般一起生活。」

「紐約中央公園動物園的兩隻雄企鵝伴侶—Roy&Silo一起築巢孵蛋,成功孵出企鵝寶寶,成為一家三口。」

「人類的近親巴諾布猿幾乎都是『雙性戀』,異性與同性之間的各種性行為就如同人類打招呼一樣頻繁。這可能是牠們維繫群體和平的方式。」

 「生活在珊瑚礁海域的小丑魚出生時都是雄魚,長大後可能變性成為雌魚。」

 

解說員領著觀眾在展場間穿梭,透過一件件的動物標本揭秘「動物性生活」;而觀眾則驚奇的瞪大眼睛、熱絡的互動討論。這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於2022年1、2月首次推出的LGBT主題導覽—「從自然界的多元性別到人類的LGBT」。

科博館「從自然界的多元性別到人類的LGBT」導覽活動主視覺。(江畢芝 設計)

 

打破以固定展示議題和空間為主的導覽方式,此導覽以LGBT這一標誌著多元性取向的簡稱為主題,跨越特展及常設展,串連散落於各個展廳的物件,引導觀眾從新的視角認識熟悉的動物,探索大自然中動物性別及性行為的多樣性。導覽內容將科學家的觀察與研究紀錄結合LGBT議題延伸討論,希望從多元面向與觀眾一起探討爭議性議題。

科博館LGBT導覽以自然界的多樣性開啟人類多元性別議題的討論,觀眾互動熱絡。(魯志玉 攝影)

 

科博館跨入爭議性議題的背景脈絡,是著眼於博物館已由知識殿堂轉變為文化交流的樞紐、多元意見發聲的平台。面對社會爭議如戰爭、人權等議題,國際上許多博物館肩負倡議社會正義的角色。2017年,美國的兩位博物館從業人員La Tanya S. Autry與Mike Murawski發起 「博物館是不中立的」 (Museums are Not Neutral)運動,提倡重新思考「博物館必須中立」的迷思,並透過進一步的行動,成為改變社會、實現正義的媒介。2020年,美國「佛洛伊德之死」事件引發歐美各地民眾激烈抗爭,「黑人的命也是命」 (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延燒至博物館,許多博物館如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蓋蒂博物館 (The Getty)、大英博物館 (The British Museum)等紛紛發出公開聲明譴責種族主義、支持多元族群的平等權利。

2020年,歐美各地爆發Black Lives Matter活動,圖為維也納的街頭示威遊行。(Image by Manfred Werner (Tsui) via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4.0

 

身為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博館從生物多樣性角度開啟多元性別議題的討論。LGBT普遍存在於人類群體中,卻常被誤解、遭受不平等待遇,甚至被視為「不自然/不正常」。然而,放眼大自然,多樣的性別與性行為往往超乎我們的想像。透過持續推廣此類活動,期能引起社會大眾對多元性別議題的關注、帶動良性的對話、創造更多元包容的環境。


參考資料: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