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開箱你的專屬博物館!歐美掀起博物館訂閱盒風潮

歐美掀起博物館訂閱盒風潮,兒童可動手玩創意、設計專屬博物館。圖為小女孩設計的扁鼻子狗狗博物館。(Credit: MICRO)

作者:凌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新冠疫情肆虐,對於提供實體展覽、活動及服務來創造門票收入的博物館來說,無疑造成非常大的衝擊。博物館肩負著社會責任,同時也承受營運壓力,須採取創新的營運方式,才能突破疫情藩籬,將學習資源傳遞給居家防疫的群眾。近來多間歐美博物館致力匯集自身特點、應用成熟的電子商務模式,發展令人驚豔的「訂閱盒」(subscription box)服務。

訂閱盒商務模式是指賣家吸引客戶訂閱其產品,或提供客製化服務,讓客戶每月或特定時間收到商品/接受服務。有鑑於消費者樂於享受開箱拆盒的過程,期待新的生活體驗,博物館遂將策展的概念運用在小小的訂閱盒上,結合博物館展示、教育、文化消費等功能,開創出契合自身特點的訂閱盒,讓觀眾創造性地應用博物館資源。

美國俄亥俄州的哥倫布藝術博物館(Columbus Museum of Art)推出「盒子裡的工作室」(Studio in a Box)系列。其中,以美國黑人藝術家Aminah Robinson作品為設計靈感的盒子最受歡迎,能引導並鼓勵親子共同運用藝術家的創意視角來講述自己的故事。這款盒子還獲得Discover基金會贊助,捐贈給因疫情而失去收入或正在接受政府援助的家庭。

美國黑人藝術家Aminah Robinson的作品風格繽紛帶有童趣,圖為辛辛那提國家地下鐵自由中心展出的作品。(Image by PunkToad, CC BY 2.0, via Flickr)

 

科學類博物館也未缺席這波訂閱盒風潮,美國賓州的諾氏自然科學博物館(North Museum of Nature and Science)自主開發STEM訂閱盒,涵蓋太空、恐龍、海洋、農業、自然、地質6個雙月主題,內容物包括學習指南、學習活動包與當月線上教材,讓兒童動手體驗結合科學知識的迷宮、3D拼圖、史萊姆(Slime)、立體模型等遊戲式學習教材,讓家中好動的小孩沉浸在自然科學的世界。

諾氏自然科學博物館開發的STEM訂閱盒包含許多遊戲式學習教材。圖為孩子們正在玩玉米澱粉做的史萊姆。(Image by Alpha, CC BY-NC 2.0, via Flickr)

 

一些非營利組織和新創公司,也致力於將博物館濃縮在箱體大小的空間,提供寓教於樂的新體驗。成立於2015年的英國社會企業Museum in a Box,開發了一款小巧、友善、可聯網的語音導覽盒,只需將館藏相關物件的3D列印複製品或明信片等放在盒子上,附在其上的小金屬片(NFC)便會觸發相應的語音導覽、介紹館藏的故事。

英國社會企業Museum in a Box開發了一款感應式語音導覽盒。圖為倫敦塔主題盒。(Credit: Museum in a Box)

 

紐約新創公司MICRO則在官網上公開一份博物館DIY設計指南,對孩子深具鼓勵與啓發性。首先選擇一個能引起你共鳴的博物館主題,再逐漸深入探索你的想法,找到眾多想法之間的聯繫,最後創造出屬於你的博物館故事盒子,並反思及分享在設計過程中的心得。

紐約新創公司MICRO公開分享博物館DIY設計指南。圖為小男孩設計的月亮博物館。(Credit: MICRO)

 

疫情阻擋我們進入博物館的腳步,卻不能隔斷博物館與民眾的聯繫。各國博物館正在努力突破實體空間的限制,將博物館精華整合在方寸的盒子中,為居家學習的親子們提供別開生面的博物館新體驗。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