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新訊】宇宙的遠望:築立遙測技術與衛星影像,看見地球的美與傷

以雷達影像觀察俄羅斯布爾什維克島(Bolshevik Island),可見其上之冰河、積雪與周遭海冰、海浪形成之壯闊紋理。(來源:蔡亞倫)

以雷達影像觀察俄羅斯布爾什維克島(Bolshevik Island),可見其上之冰河、積雪與周遭海冰、海浪形成之壯闊紋理。(來源:蔡亞倫)

蔡亞倫(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測量及空間資訊組助理教授/德國太空總署遙感探測中心博士)
程元(文化內容策進院文化金融處專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

始自1957年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衛星—史普尼克一號(Sputnik 1),人類的視野從此不再囿限於渺小而舒緩的地平線。近年來,隨著遙感探測(Remote Sensing)領域與航太科技的蓬勃發展,各類衛載感測器(Spaceborne Sensor)可自幽冥似海、諱莫如深的太空中,以人類自古崇嚮的「上帝視角」,以不同的「知面」(Studium)來解構與觀看我們居住的地球。諸如可見光影像、熱影像、合成孔徑雷達影像等各種高異質性、多詮釋性的資料文本,均為當代藝術領域開啟了不同的「刺點」(Punctum),更提供新媒體藝術創作者創造無盡元宇宙(Metaverse)的機運。

〈冉冉高雄〉局部—結合多光譜、熱影像、雷達影像的新媒體藝術創作(來源:蔡亞倫、程元)

 

博物館作為藝術與普羅大眾對話的場域,自然不會缺席。2019年歐洲太空總署(ESA)於義大利米蘭舉辦研討會,與當地的達文西科技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Scienza e Tecnologia Leonardo da Vinci)合作,推出新的常設展《脆弱與燦爛—從太空看見地球的脈動》。該展利用大量影像與多媒體裝置,展示過往拍攝的各種衛星影像,提供了震撼眼球的視覺感受,也讓觀眾了解地球上各個角落的美麗景致,例如北冰洋的海冰消長、歐洲阿爾卑斯山的融雪遞嬗、祕魯烏卡亞利河的蜿蜒綿長;以及因人類恣意破壞環境,造成劇烈沙漠化及去森林化等種種傷疤。藉此,觀眾得以內省反思當下的行住坐臥將對於下一代造成的可能後果,並理解永續發展的急迫性。

達文西科技博物館常設展《脆弱與燦爛-從太空看見地球的脈動》展出多種衛星影像,既呈現地球之美,也反思人類對環境的影響。(Credit: Museo Nazionale Scienza e Tecnologia Leonardo da Vinci

 

臺灣幸得齊柏林導演為寶島記錄了豐富的生態與開發影像資料(現由「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展於淡水「齊柏林空間」),然據筆者所知,臺灣藝文產學界對於衛星影像之著墨與應用相對為少,實為一隅缺憾。實際上,衛星影像泰半具有全球覆蓋與長時間拍攝之特點,美國與歐洲太空總署近年來均開放巨量之歷史影像資料供一般大眾無償使用,衛星影像之近用性相對於其他新媒體媒材可謂相當親民。未來,可預見越來越多創作者利用衛星影像揮灑創意與靈光,觀眾於博物館欣賞到他們的作品更是指日可待。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