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如何對抗防疫假新聞?香港新聞博覽館的啟示

香港新聞博覽館在防疫期間致力於對抗假新聞,博物館還可以為社會做些什麼呢?(Credit: mikemacmarketing, CC BY 2.0 via Creative Commons

作者:黃漢鋒(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生)

新冠肺炎尚在全球不斷肆虐,各國社會出現混亂之像,究其原因,除了是受病毒擴散的影響外,更關鍵的是大量假新聞的出現。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我們面臨病毒相關資訊過剩的挑戰。其中一些資訊可能是錯誤的,甚至可能有害。不準確的資訊廣泛而迅速地傳播,使公眾更難從可信賴來源(例如當地衛生主管部門或世衛組織)查明經核實的事實和建議。」這些假新聞難分真假,可能讓民眾信以為真,進而影響防疫工作。要有效對抗疫情,需要先解決假新聞問題,博物館作為社會教育機構,能否在此議題上出一分力?香港新聞博覽館的努力給了我們一個借鏡。

香港新聞博覽館(Credit: Prosperity Horizons,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2018年12月6日開放的香港新聞博覽館,前身是建於1953年的必列啫士街市場,現址部分地區原為美國公理會佈道所,孫中山先生曾在此受洗,2011年獲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目前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下,推出「香港新聞博覽館賽馬會傳媒素養教育項目」,促進公眾認識新聞界的專業。在疫情期間,該館多次舉行講座,提升民眾對疫情的認識。2021年2月6日,舉辦「疫苗知多少」線上講座,邀請疫苗顧問委員會拆解有關傳言,幫助民眾了解正確的防疫資訊。講座提出以下建議供民眾參考,以分辨疫苗資訊的可信度:在接收資訊時,需查明資料是否來自權威或國際認可的機構,及聲譽良好的專家,並且應小心來歷不明的資訊,民眾也需要思考有關消息是否合乎常理。

此外,該館也在其Instagram及Facebook上發布一系列「假新聞面面觀」貼文,揭發社群媒體上來路不明的疫情相關假新聞。例如,早先曾出現5G技術會傳播病毒的陰謀論,該館的其中一則貼文就指出謠言的可怕之處,提醒大家要向假新聞說不。其他貼文揭發的假新聞事件包括:印度人民黨喝牛尿抗病毒、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在社群媒體宣稱草本藥物可消滅病毒等。該館以簡單明瞭的圖文,說明假防疫新聞的來龍去脈,提升民眾的媒體素養。

香港新聞博覽館在社群媒體上發佈的貼文(此貼文截圖由香港新聞博覽館提供)

 

抗疫是一場長期戰,無法得知疫情何時完結。為此,我們需做足全面準備,可從對抗假新聞做起。香港新聞博覽館無疑在這方面提供一個很好的啟示,博物館也可以為對抗疫情出一分力。我們是否可以思考,在這困難時期,其他類型的博物館又可以為社會做些什麼呢?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