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主視覺前很適合作為導覽開場,歡迎加入導覽之旅。(王怡心 攝影)
作者:王怡心(北師美術館 展覽暨教育推廣)
一名稱職的導覽員,就像一位讓人著迷的花衣魔笛手,帶領觀眾輕鬆地進入一個新奇又迷人的世界,一個他們的感官過去從未穿透的地方。導覽員需要具備三種基本的態度:知識、熱忱以及親和力。
—Alison Grinder & E. Sue Macoy《如何培養優秀的導覽員》
感謝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鄭慧倫小姐邀請,向新進志工分享導覽解說員與觀眾互動時應具備的技巧,促使我進一步將北師美術館的導覽員培訓經驗盡量系統化整理,並佐以相關文獻。本文將分為三節循序漸進淺談導覽員上場前需做的準備,希望能給予想挑戰導覽任務的新手導覽員一些幫助。
不分館所的導覽原則
「導覽員」一職最早起源於1907年的波士頓美術館,當時的館長吉爾曼(Benjamin Ives Gilman)在展場擔任「老師兼講解員」來協助教育大眾。不久之後,歐洲大部分博物館也相繼在二十世紀初出現義工解說員。博物館鼓勵導覽員使用展場的文物來教學,而非照本宣科講述。從過去到現在,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皆十分仰賴義工導覽員作為展覽與觀眾之間的橋梁。
而要具備什麼特質才適合成為導覽員呢?首先,導覽員本身要熱愛學習且樂於與他人分享資訊,否則大部分導覽員皆為無給薪的志工,唯有熱愛學習及分享資訊,才會願意付出許多時間、精力並樂此不疲。Alison Grinder和E. Sue Macoy(2006)合著的專書《如何培養優秀的導覽員》提出4點導覽員共通技法:
- 正確資訊:不論導覽如何精彩,傳遞正確資訊是最基本的注意事項。大部分觀眾可能只會來參觀一次,離開展場也不會再考證資料,導覽員所傳遞的資訊格外重要。
- 多元資訊:能因應觀眾的年齡、知識、準備程度等,提供不同學習程度的資訊。
- 充足知識:導覽員準備的知識絕對大於一場導覽所需要的量,才能在導覽中從容運用並回應觀眾的臨時問答。
- 臨場準備:能將物件互相及重新組合,才能應對各種背景的觀眾和臨場狀況。
如果對於如何下手組織導覽內容沒有頭緒,可以參考《如何培養優秀的導覽員》中「導覽的規劃」一節,一場導覽工作應分成三個部分:導覽目標、導覽內容、導覽結尾。在構思導覽目標時,可以先思考哪些是觀眾應該知道的知識,不需貪心地要求觀眾在聽完導覽之後對展覽的認識和導覽員相同,目標可設在讓觀眾理解展覽的核心精神或認識明星展品,導覽內容便可以此目標發展。在導覽尾聲也無須像教師一般測試觀眾的吸收狀況,但可以摘要展覽重點,將觀眾注意力再次導回設定的導覽目標。
1.導覽目標(開場)➜展覽名稱、核心概念、展覽架構(分為幾個主題或區域)
2.導覽內容➜依照展覽主題、選件內容(注意:從核心延伸)
(1)將新知識和觀眾已知的舊知識連結以取代背誦
(2)仔細描述畫面也能幫助觀眾賞析作品
(3)用畫面說故事/和觀眾互動
3.導覽結尾➜簡單重點整理、提供相關資訊、展期提醒
從文本到導覽內容
導覽員上場前很重要的功課之一,便是將各式各樣的文獻、展覽作品資料轉化為自己的導覽稿,即便是會統一提供導覽稿的美術館,許多館所的導覽員還會自行組織讀書會,蒐集相關或延伸資料、共同準備導覽內容。北師美術館是由館方安排讀書會的架構及準備教材,透過共讀和相互討論的方式進行。在讀書會的討論問題設定上,會以不論導覽員資歷深淺皆會覺得有趣、有討論空間的切入點,若問題設定太艱澀或有固定標準答案,容易讓參加者產生挫折感。
舉展覽「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讀書會為例,導覽員/志工先共讀日治時期臺灣美術「地方色彩」相關文獻,接著討論:你認為日本支持臺展的政治考量是什麼?為什麼日本政府希望塑造臺灣特色?這類有討論空間又可以激發導覽員思考的問題,討論範圍設定小至挑選最能回應問題的藝術家作品,大至研究書寫和展覽之間的關係為何?讀書會不僅有助於導覽員了解展覽,也無形中為下一階段的組織導覽稿鋪路。
組織導覽稿的第一步可以先從導覽時間評估起,在閻鈺臻(2015)〈雖然我不認識你但是我謝謝你—談博物館導覽工作〉一文中,有討論到一場導覽要多久的時間?作者閻鈺臻和導覽員共同觀察及實驗的結果認為:約40分鐘至1小時較為恰當。我也同意這樣的區段是一般較能接受的導覽時間,不過還是會依據場館大小、展覽性質、導覽員風格不同,約莫落在20-50分鐘之間,以符合觀眾預計停留在美術館的時間、體力,以及注意力能夠負荷的極限。不過北師美術館除了配合團體導覽停留的時間外,一般定時導覽並沒有強迫導覽員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會尊重導覽員的決定及觀眾的意願。
上場前的囉嗦提醒
- 培養說故事的個人魅力、特色
- 熟悉內容、增加流暢度及自信(相信自己是最了解展覽的人)
- 調整呼吸,以防邊講邊喘(特別是防疫期間還要加上口罩練習)
- 隨著群眾調整內容、語速、互動
- 和麥克風、子母機培養默契
- 聲音適時抑揚頓挫、加強重點
- 動線移動流暢、不走回頭路,適時運用展場建築空間
- 臨場反應(能應對觀眾發問、設想觀眾刻意刁難的解套方式)
導覽員無法被語音導覽取代的原因?
通常在培訓的尾聲,我都會向導覽員提出兩個問題:怎麼定位導覽員的角色?導覽員無法被語音導覽取代的原因?對我來說導覽員是連結展覽、作品、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的人體橋梁,儘管語音導覽內容能確保絕對正確又清楚,有些設計在離開展場也能繼續聆聽,卻無法像導覽員視現場觀眾的不同隨時調整導覽長度及內容、有彈性地回答觀眾問題、補充額外知識,除了知識的傳遞,導覽員也關照觀眾觀看展覽的過程及回應,這些都是目前語音導覽無法取代的。
導覽員也不是單方面的付出,而是能從準備導覽的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樂趣,觀眾的回饋也能迫使自己思考更多,一場優秀的導覽不僅僅是口條順暢或內容有趣,更關乎對展覽的理解清晰程度,站在教育推廣的角度,導覽員與觀眾的雙向互動、成長是珍貴的。本文是整理我在北師美術館培訓導覽員期間的經驗,以及向許多優秀導覽員學習到的技巧,由衷希望對想挑戰導覽工作的新手導覽員有所幫助。
資訊來源:
- Alison Grinder & E. Sue Macoy著,閻蕙群譯(2006)《如何培養優秀的導覽員》五觀出版社。
- 閻鈺臻(3)〈雖然我不認識你但是我謝謝你—談博物館導覽工作〉,《檔案半年刊》14卷1期。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