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專文】出售典藏只是冰山一角,看美國博物館正面臨哪些難題?

布魯克林博物館的館長、董事會成員,以及創作館前雕塑作品YO/OY的藝術家Deborah Kass,各自參與了不同場座談會。(朱安如 攝影)

布魯克林博物館的館長、董事會成員,以及創作館前雕塑作品YO/OY的藝術家Deborah Kass,各自參與了博物館出售館藏座談會。(朱安如 攝影)

作者:朱安如(紐約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UNY藝術市場研究碩士、藝文工作者)

註銷/出售典藏(deaccessioning)是美國博物館界近期最具爭議性的話題。如新訊報導曾經提及,去年,美術館館長協會(AAMD)考量疫情帶來的衝擊,開放可將出售典藏收益用於「直接照看」(direct care),此舉隨即引發熱議。由雪城大學主辦的系列座談會,以「2020年以降的博物館出售典藏」(Deaccessioning after 2020)為題,於2021年3月17至19日,共計舉行三場主題演講及十場座談會。與談人邀集了不同層級博物館館長、檢察官、律師、藝術家、藝術市場從業人員等專業人士,從不同角度切入。本次系列座談會,除了關注出售典藏的爭議焦點,也反映美國博物館界受「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影響,所引發的反思與討論。

 

出售典藏只是冰山一角

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館長Kaywin Feldman於開場演講指出,博物館在討論出售典藏前,應先思考以下三個面向:一、是否過度追求「成長」;二、對環境危機的意識;三、美國人口結構的改變。

Feldman直陳,進入二十一世紀,美國博物館已無法維持過往成長的速度。即使疫情爆發前,大部分博物館光要維持收支平衡都嫌吃力,更別提缺乏儲存空間、員工待遇偏低等問題。此外,大多數美國的博物館,就非永續性建築、員工差旅、藝術品運輸等方面來看,都在持續破壞環境。1910-1950年間是美國博物館成立的黃金時期,當時白人約佔美國人口九成,每個大城市都想向歐洲看齊,成立博物館。到了2010年,白人佔比降至72.4%,今天則是60%,預估到2040年BIPOC(黑人、原住民、有色人種)才會是美國最主要的人口。Feldman說:「博物館很擅長處理過往的人類故事,但是,我們不願『殖民未來的世代』。為了持續貼近愈來愈多元的利益關係人,我們必須實際做出調整。」

克羅族藝術家溫蒂紅星在座談會中分享作品〈印地安國會〉,反思博物館如何呈現原住民文化。(Photo credit: Wendy Red Star, Apsáalooke, born 1981, The Indian Congress, 2021, mixed media installation © Colin Conces/Joslyn Art Museum)

 

博物館的資源分配難題

關於典藏維護的層面,多位館長都同意,即使按照最嚴格的標準,研究、修復、攝影、建檔、展示、保險等項目,也都算在「直接照看」的範圍內。麻州當代藝術博物館(MASS MoCA)創立館長Joseph Thompson提到,當初之所以成立這個無典藏的博物館,實際考量就是因為典藏成本太高。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教授Michael O‘Hare則以芝加哥藝術博物館(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AIC)為例,計算AIC若出售佔其總值1%的典藏,即可讓觀眾永久免費參觀,增進觀眾對藝術的參與度。

達拉斯藝術博物館(Dallas Museum of Art, DMA)館長Agustin Arteaga回應,並非所有博物館都有AIC等級的藏品。即使很多藏品確實沒被展出,但對多數博物館而言,出售這些藏品也無法帶來巨大收益,還可能增加高額花費。比如DMA的2萬6千件藏品中,很大一部分是紙上作品與織品。此外,博物館究竟要照顧物品還是服務人群,並不是二選一的問題,能更妥善地運用典藏,就是DMA與觀眾互動的方式。在近期的展覽籌備中,DMA也設法減少藝術品運輸所耗費的成本。

 

區域性博物館的艱難抉擇

疫情前,伯克郡博物館(Berkshire Museum)就曾因出售典藏而成為風暴中心。去年,因出售一幅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作品,埃佛森美術館(Everson Museum of Art)也掀起爭議。然而,媒體報導很少提到,社會變遷為區域性博物館帶來的嚴峻挑戰。

伯克郡博物館在二十世紀初建立,當時是皮茲菲爾德(Pittsfield)唯一的文化中心。80年代中期,通用電氣(GE)離開當地,只留下環境污染及經濟衰退。目前,伯克郡人口嚴重老化,有超過一千個非營利組織,共同競爭募款。該館前董事會主席Elizabeth McGraw坦承,對該館出售館藏的批評不斷,但現實狀況是,伯克郡博物館因此得以存活。

埃佛森美術館(Everson Museum of Art)所處的雪城(Syracuse),是全美最貧窮城市之一。董事會主席Jessica Arb Danial強調:「董事會是信託人,不是銀行!」此外,目前雪城已有超過一半的人口非白人,出售其中一幅館藏的傑克遜.波洛克,是該館為了拓展典藏多元化、提高員工薪資的方式之一。館方也先徵得該藝術品捐贈家族的同意,一切程序公開。埃佛森的執行總監Elizabeth Dunbar補充,博物館所服務的社群不是個人,自然也有不同意見,館方還曾收到黑函或仇恨電話,但是,也有人發聲支持博物館對增進多元文化的努力。

「區域性博物館的艱難抉擇」為主題的座談會,由Laura Roberts(左上)主持,埃佛森美術館的館長Elizabeth Dunbar(右上)與董事會主席Jessica Arb Danial(上中),以及伯克郡博物館前任執行總監Van Shields(右下)與前董事會主席Elizabeth McGraw(左下)參與討論 。(Deaccessioning after 2020 symposium

 

監管單位與法律界的觀察

在美國博物館界,美術館館長協會(AAMD)或美國博物館聯盟(AAM)都不是執政機關,而是監管機構。兩個協會也都將「直接照看」的定義,開放交由各博物館及董事會自行訂定。司法單位與稅務機關,也依循此一開放式原則,以檢視出售典藏用途是否依循各館定義為準,而非尋求單一標準。

比如,紐約州檢察總長指出,司法單位依據紐約州的財產法相關規定,可以檢驗博物館方是否符合:一、捐贈者的意願;二、博物館本身的使命(mission);三、博物館董事會的相關規定。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的規定也大致相同,出售典藏所得可購置新的藝術品,也可遵循各機關定義的照看館藏之用。若要動用該筆基金轉作其他用途,需先取得董事會全部成員的同意。

誠如布魯克林博物館館長Anne Pasternak所言,各博物館需求不同,很難訂定可適用於所有館所的單一定義,然而,相關討論目前仍嫌不足。出售典藏的相關爭議之一,也正是因為不同館長對於此一開放式原則有不同的詮釋,比如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前館長Thomas Campbell與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館長Glenn D. Lowry 就因此產生了激烈的爭辯。

 

從出售典藏到如何面對改變

2020年,巴爾的摩美術館(Baltimore Museum of Art, BMA)出售典藏的選擇引發軒然大波,包括BMA為求爭取多元性與公平性,不惜修改博物館的使命、重寫該館對典藏維護的定義等。由於AAMD表示反對,BMA最終撤拍。館長Christopher Bedford在座談會上提問:「一幅畫作可以賣到千萬美金,但博物館只付保全一小時12.5元去守護它,這情形禁得起辯護嗎?我們真的可以說,這種薪資生態,不會愧對博物館的使命嗎?」

布魯克林博物館(Brooklyn Museum)董事會成員暨典藏委員會主席Tracey Riese回憶,該館曾面臨類似情境。十年前,董事會曾討論,與其將高額的修復與保險費用,投注在並非該館特長的典藏類別,何不將同等資金挹注於提升該館已佔優勢、也更貼合觀眾服務需求的非裔美籍藝術家?最終,董事會選擇出售一些藝術品,但是進行得「非常安靜」,以避免如今BMA所面對的爭議。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前館長Thomas Campbell也認同出售館藏的作法,博物館應該更多、更快地回應美國的系統性種族主義。然而,他重申,BMA的做法,可能開啟後續的滑坡效應。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館長Glenn D. Lowry認為,憂心滑坡是多慮了。出售典藏或可成為一種策略,而非終點。他表示:「二十一世紀有許多此前根本不存在的工具,像數位溝通、社群媒體等。我們早就不是25年前或50年前的那個機構了,更應該要思考如何順應時代的改變。」

身兼AAM董事會成員的紐華克博物館(The Newark Museum of Art)館長Linda Harrison指出,AAM視出售典藏為一種業務工具,希望讓藝文機構可以更順利地營運,「但這只是眾多工具之一,你不可能割捨傳統的募款,也還是需要尋求其他收入。」

最終場由Melody Kanschat(左上)主持,布魯克林博物館董事會成員Tracey Riese(右上)、巴爾的摩美術館館長Christopher Bedford(左中)、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Glenn D. Lowry(右中)、AAM董事會成員Linda Harrison(左下)、大都會前館長Thomas Campbell(右下)、參與討論。(Deaccessioning after 2020 symposium

 

總結來看,這一系列座談會,吸引了超過1200人註冊報名,最後一場座談會,有600多名觀眾同時上線關注。儘管對話過程偶有兩極化的隱憂,整體而言,環繞註銷/出售典藏的討論,確實反映出美國博物館正面臨的多重難題。


資料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