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解密大自然的世紀檔案—從自然史標本探索環境變遷之謎

博物館保存的標本記錄了許多關鍵資訊,有助我們了解生物多樣性及其變遷。(Image by The Trustee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 from Natural History Museum Data Portal

作者:謝文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的蒐藏庫裡,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的清點標本,進行一連串的檢查、數位檔案建置與包裝。這些標本即將搬新家了!

這項搬遷工程浩大,預計耗時五年,要將大約三分之一的館藏—2,700萬件標本,移至該館新成立的科學與數位化中心(Sicence and Digitisation Centre)。此中心位於牛津郡哈維爾科技園區(Harwell Campus, Oxfordshire),將在2026年啟用,除了保存實體標本,還將建置標本數位檔案,方便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取得資源。AI人工智慧、造影技術、基因組分析等最新科技也將引進,以深入了解自然界的多樣性與變異,對於研究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流失、新興疾病等全球性挑戰將有莫大幫助。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科學組主任Tim Littlewood博士說:「我們需要準確的大數據來了解地球變遷,為未來擬定政策提供資訊。這個新的中心,將使我們具備產出和處理大數據的能力。」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昆蟲蒐藏庫中,研究人員正在檢視標本。這些自然史蒐藏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材料。(Image by Laurence Livermore, CC BY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科學家在探討氣候變遷、環境污染、生物多樣性流失等議題時,往往因為欠缺長期資料而使研究受限,這時博物館裡的自然史標本就是極佳的研究素材。許多歷史悠久的博物館蒐藏了跨世紀的標本,而標本所蘊涵的豐富訊息,能幫助我們看到地球生物與生態環境的長時間變化。

自然史博物館定期採集並蒐藏同一物種的標本,可供科學家研究特定物種的長期演變。(Image by NHM Beetles and Bugs, CC BY 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近年來,由於二氧化碳增加、海洋酸化,全球海洋中的貝類外殼變得越來越薄。然而,英國劍橋大學地球科學團隊的一項研究結果,卻與全球趨勢相反。他們分析1904至2016年間,在比利時沿海採集,蒐藏於比利時皇家自然科學博物館(Royal Belgian Institute of Natural Sciences)的紫殼菜蛤(blue mussel,台灣俗稱淡菜)標本,發現牠們的殼越來越厚。研究團隊推測,這一百多年來,隨著當地環境變遷、掠食者增加,擁有較厚外殼的紫殼菜蛤比較容易躲過天敵的捕食,有更高的存活機會。

研究發現,紫殼菜蛤的外殼近百年來因環境變遷而越來越厚。(Image by Pallbo,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這個出乎意料的發現,顯示氣候變遷可能會對生態造成非常複雜的影響,而這些細微的現象很難只靠全球氣候變遷模型或實驗室試驗來預測。透過長期蒐集的標本及相關資料,才能幫助我們更具體了解氣候變遷下的生態系變化。

博物館的自然史標本除了展示與教育功能,還在科學研究上扮演關鍵角色,讓我們看到地球的過去與現在,進而展望未來,是人類重要的知識寶庫。在當今地球面臨多項危機的時刻,自然史標本蒐藏及相關研究的價值更顯珍貴。


資訊來源: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