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當代生態方舟航向何方?從圈養繁殖到原棲地復育的跨國實踐

曼徹斯特博物館除了圈養展示瀕危的兩棲爬蟲,比如圖中的斐濟帶紋鬣蜥(Brachylophus fasciatus),更採取實際行動保障野外族群的未來存續。(蔡穎昌 攝影)

作者/攝影:蔡穎昌(曼徹斯特都會大學動物園保育生物學碩士)

動物園是致力於活體生物保育、研究與展示教育的博物館,藉由館藏啟迪民眾對野生動植物與保育工作的認知,更遵循國際共同方針,兌現生態永續的承諾。動物園與博物館善用長久累積的各項資源及群眾支持,聯手防止第六次大滅絕。以下介紹兩間值得借鏡的機構及其瀕危物種保育計畫。

 

曼徹斯特博物館—轉化好奇心為保育動力

曼徹斯特博物館(Manchester Museum)隸屬曼徹斯特大學,是英國最大的大學博物館。除了作為校方及外來研究人員的研究機構外,也以自由捐款的方式開放一般民眾參觀。

自2001年開始,曼徹斯特博物館執行獨步全球的「狐猴葉蛙(Agalychnis lemur)」圈養繁殖計畫。野生的狐猴葉蛙族群遭受蛙壺菌的寄生,嚴重影響其生理機能,不幸在過去十年內減少了超過80%的族群。該壺菌更在短短二十餘年間,造成多種兩棲物種滅絕。目前該館已成功繁殖超過400隻個體,幫助世界各地的動物園建立衛星族群,以降低滅絕風險。

兩棲類方舟(Amphibian Ark)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與世界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WAZA)一同發起的域外保育計畫。曼徹斯特博物館主要負責保育哥斯大黎加與馬達加斯加的瀕危兩棲類動物。(蔡穎昌 攝影)

 

除此之外,曼徹斯特博物館也透過展示教育,呈現地球上正發生的生物多樣性危機,積極建立民眾與展示議題的連結,提供具專業認證的行動基準及捐款計畫,鼓勵民眾將好奇心轉化為實際的保育動力。

曼徹斯特博物館在活體展示樓層的首個展缸,精心布置了一座垂死森林,藉此向民眾傳達森林砍伐對生態造成的影響。(蔡穎昌 攝影)
曼徹斯特博物館向民眾推廣保育贊助計畫,全額資助巴拿馬利莫薩斑足蟾的復育計畫,體現了與民眾一起守護生物多樣性與永續性的願景。(蔡穎昌 攝影)

 

安特衛普動物園—最大化物種存續希望

比利時安特衛普動物園(Zoo Antwerpen)創立於1843年,是現存最古老的動物園之一,雖然面積僅有10公頃,卻因為其超凡的圈養技術,以及斐然的保育成就而聞名世界。

安特衛普動物園不只是單純的動物展示場所,還擔任禿鷲、金頭獅狨與㺢㹢狓等眾多珍稀物種的圈養繁殖計畫的發起人或協調者,更是多個跨國保育組織的重要夥伴。圈養繁殖計畫是一種為野生動物存續買保險的做法,幫助圈養個體經歷較完整的生命歷程,讓動物園在不影響野外族群的前提下,保有穩定且永續的展示來源,增加傳遞保育理念的機會。

寂靜森林(Silent Forest)小組,由關心亞洲鳴鳥的保育團體組成。安特衛普動物園也是成員之一,藉由技術支持、資源共享,以及棲地周邊的教育行動,超脫單一機構所在地限制,最大化鳴鳥物種的存續希望。(蔡穎昌 攝影)

 

為了讓觀眾了解科學研究對野外保育計畫的重要性,園內散佈多種特殊展示牌。例如,亞洲象展場前的展示牌,呈現印度的人象衝突問題,並講解動物園在當地嘗試的解決方法,讓民眾意識到現代動物園的保育職能,鼓勵一同加入守護動物的行列。

安特衛普動物園亞洲象展場前的展示牌,呈現印度的人象衝突問題,並講解動物園在當地嘗試的解決方法。(蔡穎昌 攝影)

 

防止滅絕危機,你我皆是生態方舟成員

動物園曾有一段黑暗歷史,一度仰賴動物商從世界各地獵捕野生動物,常為了抓幼獸而射殺整個家族,甚至導致族群滅絕。當今的博物館與動物園已成為保育動物的生態方舟,廣結合作夥伴,將影響力拓展到世界各地。近年來,社區、觀眾經營已成為顯學,勢必能協助動物園發揮前所未有的社會影響力,帶動民眾一同邁向和地球和諧相處的未來。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