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新訊】邊沁遺體搬新家—人體展示的禁忌與倫理

2017102日開幕之倫敦大學學院特展《身為人類意味著什麼?》其中具話題性的是首次展出的邊沁頭顱。(何慕凡 攝影)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本文涉及生死議題,為教育目的而刊登人類遺骸影像,建議12歲以下孩童由成人陪同導讀,成年觀眾請自行斟酌閱讀。

6月6日,是功利主義學者傑瑞米・邊沁先生(Jeremy Bentham)的忌日,但你知道嗎?邊沁先生另一個著名的事蹟,是他的遺體與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的故事。

人類遺骸(human remains)是博物館典藏管理中最複雜、最具爭議的收藏類型,例如考古時期的人類骨骸、歷史時期的木乃伊、中世紀的怪奇人物收藏,在臺灣則有來自雲林的柯象木乃伊。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人們轉變對此類收藏的態度,開始討論人類遺骸在博物館中的保存與倫理問題。

在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提供的「博物館倫理守則」(ICOM Code of Ethics)中,將人類遺骸明定為文化上的敏感材料(culturally sensitive material),應該被謹慎且專業的保存,展示方式需尊重所屬社群或團體的意願,以符合人類尊嚴(human dignity)為宗旨。

世界考古大會(World Archaeological Congress)在1989年的弗米利恩協定(Vermillion Accord)中,明定了處理人體遺骸的守則,應在任何情況下,尊重往生者及其所屬社群的意願,並尊重該遺骸的科學研究價值。2006年通過的塔瑪基瑪卡勞協定(Tamaki Makau-rau Accord)則明示:任何人或組織在試圖展示與出版人體遺骸或物件時,應取得授權者或所屬社群的許可,滿足許可中的所有條件,而授權者有權隨時撤回許可。

愛爾蘭巨人查爾斯・伯恩之骨架展示樣貌(來源:Emőke Dénes,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這類展示的負面案例之一是愛爾蘭巨人查爾斯・伯恩(Charles Byrne)的故事,伯恩擁有傲人的231公分身高,讓他活躍於18世紀的倫敦名流圈,其生前曾竭盡全力確保死後不被公開展示。可惜天不從人願,伯恩的遺體還是被醫生John Hunter製作成骨架,在亨特博物館(Hunterian Museum)展示長達兩個世紀,目前該館正在重新評估這副骨架的去向。

現存於倫敦大學學院的傑瑞米・邊沁先生的遺體,由邊沁本人於1832年5月30日命名為「主體」(Auto-Icon),並留下詳細的遺體處置遺囑,包括:遺體由醫生友人Thomas Southwood Smith處理,作為醫學科學研究之用,展示時必須穿著自己的黑西裝、拿著自己的手杖,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肢體展現出在思考的日常模樣。可惜邊沁的頭顱防腐失敗,只好另找法國醫學模型藝術家Jacques Talrich以臘重製。

二戰後70年來,邊沁先生的遺體長期展示於倫敦大學學院Wilkins Building內,直到2020年搬遷至學生中心。(何慕凡 攝影)

 

邊沁先生的思想影響了倫敦大學學院的創辦人,其遺體於1850年由Smith醫師捐贈給倫敦大學學院,由下轄眾多博物館與典藏單位的UCL Culture管理,遵照其遺願展示遺體,並由法學院成立「邊沁專案」(Bentham Project)持續研究其思想理論。

邊沁先生的頭顱平時保存在特別訂製的木箱中,每年定期檢視其狀況。(何慕凡 攝影)
邊沁先生的頭顱,2017年首次在特展《身為人類意味著什麼?》展示,伴隨展出的還有倫敦大學學院收藏的邊沁手稿與戒指等生活用品。(何慕凡 攝影)

 

2020年,在倫敦大學學院Wilkins Building大廳被展示了70年後,邊沁先生的遺體搬了新家。院方將他移動到學生中心,以玻璃的櫃體取代原來的木櫃。當然,依照他的遺囑維持著坐姿,呈現在年輕學子眼前,引領更多人認識這位學術巨擘及其思想貢獻。

博物館在處理與展示人類遺骸時,必須以「尊重人性」為最高也最基本的指導原則,並考量往生者遺囑、親族意願、社會觀感,以及遺體本身的研究價值等倫理問題,讓每代人皆能以尊重、謙卑與正確認知的態度向先人學習。

http://https://www.youtube.com/embed/uVWH0X-ecPs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