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311復興的原動力—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展現支持復興的地方文化

博物館的未來: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報導

特展第一章「支持復興:地方文化的可能性」,介紹串連人與人互動關係的藝能活動。(呂怡屏 攝影)

作者:呂怡屏(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外來研究員)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後,災區重建和文化活動中經常聽到關鍵詞「人與人的連結」。歷經十年歲月,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簡稱民博)以地方文化復振為切入點,帶領觀眾理解災後復興過程中人與人的連結。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先従隗始, CC0, via Wikimedia Commons

 

2004年日本新潟縣中越地震和南亞海嘯之後,民博即以人類學研究為取徑,關心不同文化對災害的理解和社會再建的方式、災害記憶的傳承機制、文化財搶救與地方文化復興等實務與理論研究。2021年3月4日開幕的《支持復興的地方文化—311十年後》特展(2021/3/4-2021/5/18),內容即擷取自民博的保存科學研究團隊近二十年來文化財搶救的實踐與研究成果。

特展的題名揭示了展覽主軸「自然災害後復興的原動力來自於地方文化」,重視由生活環境經營和歷史發展中孕育出的「地方文化」,如何在自然災害造成破壞之後帶來再生的契機。

展場以光線明暗營造氛圍的轉變,將視線從災害導向復興。序章「海嘯記憶」以黯淡光線展出海嘯發生時的照片和分佈圖,表現自然災害在地景上留下的痕跡,提醒觀眾曾經發生的自然災害。進入第一章「支持復興:地方文化的可能性」後,眼前忽而明亮,各種傳統藝能裝束及影像吸引著觀眾的視線,空間中流動著日本祭儀活動的熱鬧音響,藉此表現祭儀活動在災後為地方注入生活感與生命力,並再次凝聚起人與人連結的可能。

特展第一章「支持復興:地方文化的可能性」,介紹串連人與人互動關係的藝能活動。(呂怡屏 攝影)

 

在行動主體的描述方面,本展尤其強調以地方居民為主體、一同參與文化財修復、記憶傳承的方式。例如第三章「以災害為契機—重新發現地方文化」著眼於災區的地理環境與生業活動,強調人與海的關係。藉由當地學童或東北地區大學生重新發掘地方歷史與文化的行動,產出繪本、戲劇、紙卡遊戲等傳承地方知識的創意嘗試。

依海為生的居民重新發掘地方生業活動構成的生活風景。(呂怡屏 攝影)
學生以訪談等方式蒐集生業工具的相關資訊,製作成對戰卡片遊戲。(呂怡屏 攝影)

 

然而,自然災害不僅是過去式,也是未來式。第四章「防範災害」介紹過去日本以碑文記錄自然災害的案例,以及由學童創作繪本、擔任解說員以傳承災害記憶的方式。終章「地方文化的繼承」從歷史、語言、環境、飲食、日常生活和影像記錄,指出即使生活環境劇變,人們仍舊能找出多樣的適應方式並再建社會網絡。

學生理解、敘述震災當時狀況,自製「紙芝居」(以連環畫說演故事)。(呂怡屏 攝影)

 

正如本展所強調:「以文化鋪設的復興道路沒有終點」。在居民傳承地方文化的努力之下,那些可見的或隱藏的歷史性風景,從過去走向了未來,可以預見下一個十年,文化仍會持續調整、變化,並支持著人心的建設。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