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海外巡迴首展獻給臺灣 塩田千春:能在這樣開放心靈的國家展出我很榮幸

塩田千春〈集聚找尋目的地〉2014/2021。展出現場:臺北市立美術館(田偲妤 攝影)

作者/攝影:田偲妤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特展於2021年5月1日至8月29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集結塩田千春25年創作生涯超過100件代表作品,包含:繪畫、雕塑、大型裝置、行為錄像、舞台設計等多元創作類型,以沉浸式的展示設計引導觀眾心境與作品融為一體,經典的紅、黑、白線纏繞或懸掛著搜集而來的舊物件,象徵著人與人之間無盡的緣分和羈絆,亦傳達藝術家對於死亡、生命、記憶、夢境等內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其中,〈外在化的身體〉是塩田為了本次巡迴展特別創作的作品,盤旋於空中的紅色牛皮織網從天而降,圍繞著散佈於地面的肢體殘骸,是塩田翻模自己的手腳製成。塩田在決定巡迴展的第二天,獲知癌症復發的噩耗,隨即投入一連串療程。她覺得治療的過程如同將身體支解後在輸送帶上傳送,在逐漸恢復的時光中,感受到身體與靈魂若即若離之苦。

塩田千春〈外在化的身體〉2019/2021。展出現場:臺北市立美術館(田偲妤 攝影)

 

而這似乎預告著巡迴展好事多磨的命運。在結束森美術館的展覽後,原訂下一站在韓國展出,不幸遇到新冠疫情爆發,韓國站只得早早結束,隨後的澳洲、印尼站也紛紛延期。好在臺灣防疫有成,讓臺灣站幸運地成為海外巡迴首站。策展人片岡真實表示:多國美術館改用線上展呈現,然而進入美術館親自感受作品的震撼是難以取代的體驗。片岡更提到:塩田可以來臺灣辦展很開心,因為她是個沒有辦展活不下去的人。

令人好奇的是,北美館與森美術館兩地的展出有何不同?兩館團隊的合作過程如何?塩田表示,兩館的展場面積沒有太大差異,但天花板高度有差,需重新檢視環境、考量觀眾的觀展感受,思考作品中線的設置與作品的擺設。例如:展場入口作品〈去向何方?〉的展示方法就不同,森美術館是室內空間,需用照明呈現作品,北美館兩側落地窗有很棒的採光,策展時會配合場地特性呈現作品。

展場入口作品〈去向何方?〉配合場地特性調整作品呈現方式。上圖為森美術館著名的電扶梯入口;下圖為北美館一樓採光良好的廊道。(田偲妤 攝影)

 

北美館王俊傑館長更提到:兩館的展間質感不同,森美術館的展場是原木地板,呈現溫暖感;北美館的展間比較冷調感,因此展覽所展現的氛圍不同。在團隊合作上,外國團隊在來臺隔離期間即進行很多展示設計討論,塩田的團隊比較像是策展顧問,指導線該怎麼設置等細節,經歷了約兩個禮拜愉快地佈展,如今終於順利開展。

森美術館(上圖)與北美館(下圖)展間的不同質感,營造出不同的展覽氛圍。(田偲妤 攝影)

 

這次在臺灣的策展成果獲得藝術家與團隊的肯定,塩田更是從一下飛機即對臺灣充滿好感,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入境表單的性別選項,除了男性、女性,還有一格「其他」。塩田有感而發地說:「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會有多少種想法…我可以深刻感受到,這是一個可以讓人活得非常自在的社會,能在這樣開放心靈的國家展出我很榮幸。」藝術家對於外在事務的細膩觀察轉化在充滿情感張力的作品上,建議在觀賞作品時,可搭配塩田留在牆上的內心話語,彷彿塩田千春正站在你身邊,引導你走進她的藝術世界,感受靈魂的顫動。

觀賞作品時,可搭配塩田留在牆上的內心話語,感受文字與作品帶出的靈魂的顫動。圖為作品〈不確定的旅程〉2016/2021。展出現場:臺北市立美術館(田偲妤 攝影)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