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香港M+博物館開幕現場直擊!追求國際標準與政治迴避的吊詭

艾未未作品〈洗白〉陳列於《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展廳中央,作品簡介寫到:「粉飾洗白不僅無法完全掩蓋過去,而且還會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作者/攝影: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駐香港自由作者

期待與爭議中誕生的M+

M+是西九文化區「世界級」的視覺文化博物館,其定位與規模顯明政府推動香港成為「亞洲藝術之都」的野心。M+館舍由瑞士建築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設計,墨綠竹子狀陶瓦外牆、清水混凝土的低調外觀及內部的螺旋樓梯為其特色,向陽區域設有落地玻璃窗,使作品與隨時變化的風景產生互動。從2006年開始籌備,15年間歷經變更設計、多次管理層更換、以巨額公帑購置藏品及政治審查等爭議,終於在2021年11月11日正式開幕。全館目前開放6個專題展覽,共展出約1500件藏品。

中庭自然採光的斜型天井跨越三個樓層,提供觀看大型作品的不同視點。

 

百科全書式的藏示

M+開幕展以「百科全書式」的展示盡顯其藏品的多樣性。展間內沒有固定觀看動線,觀眾可隨意穿梭,卻易迷失於目不暇給的展品數量。展覽《香港:此地彼方》展出香港本土集體記憶,除了繪畫和攝影等藝術媒材,還包含港英殖民期間的政府文宣、海報設計、商業廣告及城市規劃檔案等文獻。

劉小康1997年亞太海報展「應回去,港回歸」和「終回來,港回歸」海報

 

展覽《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反映1972至2012年間中國藝術家的創作思維如何受社會現實、經濟發展、城鄉變遷等因素影響。藝術家曹斐便在〈人民城寨〉中,化身電腦遊戲角色「中國翠西」,在反烏托邦虛擬世界中與毛澤東、老子及策展人Hans Ulrich Obrist進行意識形態的對話。

曹斐〈人民城寨〉(RMB City, 2007-2011)錄像作品

 

展覽《個體。源流。表現》囊括李明維、蔡國強、謝德慶等著名華人藝術家作品,也展出世界各地1950年代至今具代表性的觀念藝術藏品。美藉韓裔藝術家Michael Joo的作品〈無題(5.1.14)〉在玻璃表面塗上酸性溶液,並裝上黑色把手,模仿防暴警察的盾牌,批判政府在公共領域動用軍事化手段的危險。

Michael Joo作品〈無題(5.1.14)〉

 

展覽《物件。空間。互動》呈現亞洲各地劃時代的建築模型、家具、電器發明、流行文化產品等。活躍於1960年代的英國前衛建築團體Archigram提出搭建太空艙式住宅和辦公室,使建築能靈活應對社會變化的構想,其新未來主義想像更在日本代謝派建築中加以實踐。當中也有較鮮為人知的跨界作品,如已故普立茲獎建築師Zaha Hadid設計的泡茶及咖啡用具。

Zaha Hadid設計的泡茶及咖啡用具

 

政治意味內容的差別處理

在後國安法語境下,官方表明藝術自由不可凌駕於法律之上,因此館方對政治敏感藏品有幾種處理方式:

  1. 不作實體展出,只在官網顯示基本資料:官網只見作品名稱、作者、地區、創作年份及藏品編號等資訊,未見圖像,如艾未未作品〈透視研究:天安門〉
  2. 實體展出,官網僅顯示基本資料:近期移居台灣的香港藝術家黃國才,其作品〈漂流家室〉裝置(2009)錄像(2010)分佈於兩個展間,但前者在官網上未見照片。
  3. 實體展出,說明牌避重就輕:說明牌對作品政治意味的處理傾向含糊,例如黃永砅作品〈大限(有效期1997年7月)〉的解說牌不提對97回歸大限的指涉。
  4. 官網仍保留敏感內容:2019年反送中運動時,M+員工曾高調提出政治訴求,如今「光復香港」已成禁語,在官網M+一篇討論香港電玩場景的對談中卻未被移除。
艾未未作品〈透視研究:天安門〉官網上未見圖像、亦未做實體展出,似有意迴避政治敏感藏品。(來源:M+博物館官網

 

策展方解釋,展覽並沒有受到政治壓力而需調整展示內容,卻未見部分作品完整的創作理念,只能憑觀者意會箇中含義,國安法與自由表達空間的矛盾不言自明。

 

從西九文化區展望M+

M+透過購藏支持香港和中國藝術家的發展,未來將藉由獎項、委約創作和展覽來培育新秀。館長華安雅(Suhanya Raffel)則期許M+創造連繫人、物和空間的學習社群,啟發香港與國際觀眾。繼M+開幕後,2022年7月西九文化區更將迎接回歸中國的「驚喜禮物」—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可預期西九將成為香港的新藝文地標。


資訊來源: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