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梅爾斯堡監獄以露天博物館為構想,轉型成為一處結合舊建築保存、博物館展示、社區住宅的紀念性場所。(吳翊威 攝影)
作者/攝影:吳翊威(德國布蘭登堡工業大學襲產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魯梅爾斯堡紀念場所(Gedenkort Rummelsburg)位於柏林東邊的水岸市郊,擁有橫跨不同政權的百年監禁歷史,留給兩德統一後的人們一段不堪、或說是不義的暗黑歷史。1995年,在柏林都市擴張與住宅需求的壓力下,此處成為都市再發展的重點地區,開啟魯梅爾斯堡負面遺產的轉型之路。
背負暗黑過往的監禁場域
1879年10月,柏林市政府在此設置當時德國最大的現代化濟貧院(Arbeithaus),以類似軍營的空間設計,收容(更像是監禁)超過1600位妓女或無家可歸的「矯正對象(Korrigenden)」,迫使其投入汙水處理廠的勞動工作,過著所謂有秩序的正常生活。第三帝國時期,納粹延續使用此設施,並頒布法令定義「反社會人士(Asoziale)」,納入精神病患、同性戀等群體,導致營區人口暴增。數十名猶太囚犯更從此地被運到他處「安樂死」。二戰後,此處則被東德政權用作東柏林的中央男子監獄,監禁反社會人士、政治犯與反共產主義思想者。
負面遺產的改造與重生
兩德統一後,此地荒廢數年,直到1995年,隨著魯梅爾斯堡都市再發展計畫動工,才開始一連串的保存再利用改造工程,包括拆除圍牆,讓營區直接連結水岸帶狀開放空間,保存檢查哨站及圍牆遺跡,並在入口處設立三座與原本監獄圍牆同樣五公尺高,象徵帝國、納粹、東德三段監禁歷史的紀念碑牌。
營區內六棟三層樓高的監舍,在保留建築外觀的前提下,被大幅改造。牢房鐵窗拆除、加設陽台,監牢空間亦被打通,改為單元大小從43到132平方公尺不等、總共143間住宅公寓。洗衣房(Waschhaus)則成為諧音「浣熊(Waschbär)」的幼兒園,並設置社區活動中心,成為受歡迎的水岸第一排住宅社區。第一批入住的居民Katrin Bratke在接受柏林租戶協會的訪問時表示:「我們甚至沒注意到這裡以前是監獄!」
與歷史共存,我家就是博物館
歷史再現的部分,則是在市府資助下,以露天博物館為構想,結合語音導覽APP,在營區開放空間設置21面展示牌,全年無休地展出各時期的監禁歷史,包括囚犯自傳、營區地圖、新舊比對照片等。此外,語音導覽APP還特別設計內容用詞簡單、搭配拼圖遊戲的功能,希望以好玩的方式讓孩童認識所在之處的歷史、日後能為外來訪客導覽。魯梅爾斯堡紀念場所從與社會隔絕的城市邊緣,經過功能轉變、空間改造、乃至博物館化,重新返回民眾的日常生活。在暗黑觀光俯首可拾的柏林,相較之下,這裡或許不夠「暗黑」,少了觀光客的凝視,卻更貼近民眾日常。
資訊來源:
- Ayaß, W. (1992). Das Arbeitshaus Breitenau. Kassel: Gesamthochschule Kassel, Verein für Hessische Geschichte und Landeskunde e.V.
- Irmer, T. (2017). The Detention of Social Outsiders between Social Reform, Annihilation and Custody: The Municipal Workhouse and Prison of Berlin-Rummelsburg from Weimar Republic to GDR. In De Vito C., Futselaar R., & Grevers H. (Eds.), Incarceration and Regime Change: European Prisons during and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pp. 110-126). NEW YORK; OXFORD: Berghahn Books.
- 改造案建築團隊Rautenbach
- 當地社區組織WiR
- 柏林租戶協會報導
- APP導覽系統 Gedenkort Rummelsburg 1879-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