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堡論壇非洲與大洋洲展區入口,巨大的金屬框架上寫著:「我有著白人的座標系統和白人的世界觀」。(王郁婷 攝影)
作者:王郁婷(德國萊比錫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研究生)
備受各界矚目的德國洪堡論壇(Humboldt Forum)終在2021年7月20日正式對外開放,位於二、三樓的常設展「民族學博物館和亞洲藝術博物館(Ethnologisches Museum und Museum für Asiatische Kunst)」也在各方期待與爭議的聲浪中,於2021年9月22日開放半數展廳,而包括貝寧青銅器(Benin-Bronzen)在內的另一半展區預計於2022年夏季開放參觀。
二樓展出來自非洲與大洋洲的文物蒐藏,許多文物在洪堡論壇規劃之初,其返還問題及展覽方式便飽受質疑。十九世紀的德意志帝國是世界第三大殖民強權,影響力遍布非洲、亞洲、澳洲及大洋洲等地。柏林博物館群現存超過三分之二的民族學蒐藏皆在此時期被帶至德國。然而,這些背負殖民歷史的文物從何而來?因何而來?如今何去何從?又該如何講述它們的故事?
當代的民族學博物館已不能單純「展示」文物,更要直面文物取得背後的黑暗過往。展覽入口設置德國民族學家Julius Ernst Lips所蒐藏的「十九世紀非洲與大洋洲藝術家製作的歐洲人像雕刻作品」投影照片,反向展示了被殖民者對殖民者的凝視。館方也與非洲喀麥隆、納米比亞等國藝術家和歷史學家合作製作一系列採訪影片,例如訪問多位二十世紀末因戰爭被西德政府救至德國的納米比亞青少年,其返家後卡在殖民與被殖民者之間的身分認同矛盾。另外,1908年由喀麥隆國王Njoya贈與德國威廉二世(Wilhem II)作為「禮物」的王座Mandu Yenu,館方亦在文物介紹中提出疑問:國王是否被迫交出王座?畢竟殖民關係下的禮物意義從來不單純,尤其國王Njoya是背著人民將此王座送出,禮物說辭背後是否隱藏其他訊息?這些展出與提問,再再鼓勵人們質疑過往熟悉的看待事物方式。
同樣嘗試從「不同視角」出發,三樓的亞洲藝術展區涵蓋從千年前到當代、印度到日韓、絲路到中國的歷史與藝術蒐藏。包含與知名建築師王澍合作策畫的中國宮廷藝術展間、定期現場表演的日本茶室、宗教雕塑與書法繪畫等。透過與文化原生地的專家合作,洪堡論壇嘗試讓觀者重新思考文物與博物館的關係,並思考儀式與日常物件進入博物館後,其意義發生了什麼轉變?民族學物件和藝術品有何差異?區別藝術與文化的界線在哪?承載歷史記憶的文物述說著什麼樣的故事?
各個展廳都有為不同年齡層和需求的觀眾提供相應的活動,對於想深入了解文物的觀眾,可以掃描QR Code閱讀相關研究成果和討論議題。針對親子客群,博物館則設計了繪本閱讀區、電腦遊戲、桌遊、積木模型等,讓家長與孩子動動手體會殖民議題與文物歷史。
然而,對於洪堡論壇的批評聲音不曾停歇,甚至有媒體將其評為「獵人與收藏家」。歷史學者Götz Aly更持續質疑展出殖民歷史文物的正當性,例如在大洋洲展區重點展示的盧夫船(Luf-Boot),「你可以凝視這艘船,卻對德國軍艦對這個文化造成的破壞一無所知!」面對這些意見,館長Lars-Christian Koch也承認需要做出改變,現在的展覽只是一個「暫時的展覽」,未來十多年都將不斷重新調整規劃,甚至「展覽如何改變」的過程也該被記錄下來。這些改變需要各方意見不斷的碰撞、溝通與合作,洪堡論壇希望能成為乘載、融合並實現多元聲音、讓討論持續的對話空間。
資訊來源:
- 洪堡論壇:民族學博物館和亞洲藝術博物館官網
- 民族學博物館和亞洲藝術博物館開放報導
- 喀麥隆王座Mandu Yenu—來自王室兄弟的禮物
- 獵人和收藏家展覽評論
- Götz Aly:從根本上改變洪堡論壇的展覽
- 洪堡論壇館長Lars-Christian Koch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