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新訊】探索礦山藝術季-藝術創作與綠野仙蹤的羈絆

黃仲辰作品〈掀開/背後/金與暗〉(田偲妤 攝影)

黃仲辰作品〈掀開/背後/金與暗〉(田偲妤 攝影)

作者:許正賢(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生)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策劃之「礦山藝術季」地景藝術展(2020.10.29-11.30),隱身在祈堂老街之中,應用生態博物館的概念,在過去的文化遺址和舊有空間,進行藝術創作與社區設計,重新建立藝術、公共領域及社區參與的關係。

近幾年藝術季在全台各地如火如荼地展開,可惜許多案例都是失敗而終,礦山藝術季能否破除藝術季的死亡魔咒,催生新一波的在地能量呢?筆者認為博物館員、策展人及社區居民三者的互動為其中的成功關鍵。

 

因地方而生的藝術季

在展覽策劃期間,礦山藝術季的策展人選擇駐點瑞芳,與在地居民召開地景藝術社區討論會議,擬出藝術創作的發展方向,為礦山藝術季揭開了序幕。

在計畫中亦不忘與社區產生互動,例如「食」為使用在地食材,製作酥餃作為開幕伴手禮。「行」為藝術季開幕當天,策展人帶領在地人與藝術家近距離對話。「育」為舉辦一場兒童藝術創作工作坊,藝術季的指標就是地方孩子繪製的。「樂」為邀請身聲劇團指導社區媽媽舞蹈社,演出〈無所不擊〉及〈希望之翼〉舞作,並邀請在地女兒王佳蘭女士擔任開幕主持人,以地方口吻打開瑞芳學的話匣子。

地方學生繪製的礦山藝術季指標(許正賢 攝影)

 

藝術作品設置地點是由博物館員、策展人及在地居民約40人實地考察的結果,共同擇定12個設置地點。更訪談不同世代居民,透過宣傳影片傳播地方思維,並於線上平台公開徵選藝術創作。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林辰勳作品〈The Light〉,在線條、框架與燈光的營造下,讓原本只剩基座的舊金瓜石醫院重生。陳昱榮作品〈礦聲憶韻〉在廢棄防空洞內展出,洞內播放蒐集自金瓜石的日常聲音,搭配如鐘乳石的光影裝置,邀請觀眾於日常繁忙後,感受自然天籟之音。在地藝術家黃仲辰將自家屋頂的油毛氈轉化為作品〈掀開/背後/金與暗〉,原來金瓜石居民為因應潮濕風大氣候而發展出防水、防風的油毛氈屋頂。

林辰勳作品〈The Light〉再現舊金瓜石醫院 (許正賢 攝影)
陳昱榮作品〈礦聲憶韻〉傳遞屬於金瓜石的聲音(許正賢 攝影)
黃仲辰作品〈掀開/背後/金與暗〉以油毛氈屋頂訴說地方故事(許正賢 攝影)

 

從萌芽到茁壯,藝術季的培育長路

礦山藝術季不是只為文化觀光而生的藝術季,更多了點社會設計的人文維度,建立屬於金瓜石的綠野仙蹤。社區參與及脈絡建構為一條漫長的道路,如只由政府主導,易因管理者更替而暫停,或是經費缺乏而擱置。在礦山藝術季策劃的過程中,社區的能動性與參與性確實帶動藝術季的發展,從活動萌芽到成長茁壯並非易事,礦山藝術季的未來還需時間、空間與人力的持續培育。


參考資料: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